《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彼得堡。主人公拉斯科利尼夫原在彼得堡大学攻读法律,但迫于穷困,不得不中途辍学。他衣食无着,债台高筑,四顾茫茫,便铤而走险,杀死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抢走她的钱财。为了杀人灭口,还顺带杀死了老太婆的妹妹。尽管他有一套杀人理论,在实施杀人计划后,饱受良心的煎熬和惩罚,终于去自首了。他走上了接受惩罚和服苦役之路,决心用人间的苦难来洗净自己的罪孽,洗净自己的灵魂。
作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俄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齐名,三人被称为俄罗斯文学的“三巨头”。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与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死屋手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地下室手记》等。
译者简介
臧仲伦,当代著名翻译家,江苏武进人。所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尤多,如《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死屋手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地下室手记》等,其他译作有《驿站长》、《钦察大臣》、《塔拉斯·布尔巴》、《往事与随想》(与巴金合译),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短篇杰作、亚·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剧《大雷雨》、屠格涅夫的《文论》等,影响广远。
陀思妥耶夫斯基协同拉斯科尔尼科夫共同抛出了一个又一个关于罪与罚的问题,与此同时我接连不断的把这些问题一个又一个的抛给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拉斯科尔尼科夫,因为作为19世纪最重要的发问大师之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的问题压的我喘息不得,而虚无主义者拉斯科尔尼科夫...
评分我们都还记得,在传统东正教思想里,人生来不是为了享福的。人只有通过受苦,做牺牲者,哪怕宁愿被压迫,被践踏,按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术语——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也不许作恶,才能获得幸福。 这样的价值观在中国的语境里,无疑是极其诡异的,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是可以...
评分试图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无疑需要勇气与底气,我几乎不敢下笔。面对如此深刻丰富的主题、高超的情节安排、严密的逻辑构架、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真切把握、透彻的现实洞见、长远卓越的见识,我的任何理解与评论都可能显得可笑与肤浅。我只有尝试着挑出这本小说的冰山一角,...
评分青年拉斯科尼科夫杀了两个人,一个是计划内的,一个是计划外的。事实上,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充满了计划外因素,某种恐惧使他连大门没关这个严重的事实都忽略了。放下斧头那一刻起他就崩溃了:“难道是我杀死了老太婆吗?我杀死了我自己,而不是老太婆。” 拉斯科尼科夫...
评分为方便叙述,我把人的精神意识大致分成两个部分: 其一属于原始本能,是先天的,是生存、性交、权力的欲望,成为强者,征服世界,这是生命冲动和激情,是外向的、侵略性的,完全忠于个体,在不同物种身上表现得比较一致。 其二属于伦理道德,是后天的、理性的结果,它服从于种...
人性尚存
评分晃动、漂,如一个醉酒归家,你明知道他就是要归家,可偏不知他归家的路线。哆哆怪事,陀翁是不太感叹、抒情的,偶来一笔又是那么真情,文字不在故弄。
评分與岳麟譯本保留法語德語原文加註解釋不一樣,臧仲倫全部漢譯後再加註說明語言倒使更容易困惑。
评分现在读到,意义非凡。
评分看的第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整页整页的心理描写和对白让人印象深刻。里面的女性角色都好动人啊,索尼娅简直就是来救拉斯柯尼科夫的天使。——“难道我杀死拉老太婆吗?我杀死的是我自己,而不是老太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