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1909-1949年曆屆議會選舉實錄分析民主的睏境。細緻考察20世紀上半期四次國會選舉,觀察為什麼民主政治在彼時中國不能生根發芽,是曆史和政治學界不可或缺的開創巨著。書後附有曆屆國會性質機構議員名錄,對研究近代政治史的學人而言是珍貴的資料。也就是中國人嘗試民主的一些經驗,據此而觀察為什麼民主政治在彼時中國不能生根發芽。
張朋園先生是海內外知名學者,曾任颱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颱灣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主任、所長等職。本書是其在八十高齡撰寫的第六部專書,從第一手史料齣發,令人信服地論述瞭晩清以來議會選舉的發展及其睏境。
張朋園 生於1926年。海內外知名學者,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曾任颱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颱灣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主任、所長等職。
著有《梁啓超與清季革命》、《立憲派與辛亥革命》、《梁啓超與民國政治》、《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湖南省》、《郭廷以、費正清、韋慕庭:颱灣與美國學術交流個案初探》、《知識分子與近代中國的現代化》、《中國民主政治的睏境,1909-1949:晩清以來曆屆議會選舉述論》等。
张朋园是台湾人,从这一点看,我们还在进步的。仅管整本书对民主政治困境的结论只有短短几页。 民主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下,在文化背景的土壤里,才会生根发芽。
評分张朋园是台湾人,从这一点看,我们还在进步的。仅管整本书对民主政治困境的结论只有短短几页。 民主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下,在文化背景的土壤里,才会生根发芽。
評分张朋园是台湾人,从这一点看,我们还在进步的。仅管整本书对民主政治困境的结论只有短短几页。 民主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下,在文化背景的土壤里,才会生根发芽。
評分张朋园是台湾人,从这一点看,我们还在进步的。仅管整本书对民主政治困境的结论只有短短几页。 民主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下,在文化背景的土壤里,才会生根发芽。
評分张朋园是台湾人,从这一点看,我们还在进步的。仅管整本书对民主政治困境的结论只有短短几页。 民主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下,在文化背景的土壤里,才会生根发芽。
2020.2.27《中國民主政治的睏境1909—1949晚清以來曆屆議會選舉述論》 1909地方谘議局和中央資政院選舉,1913參眾議員選舉,1918安福係操縱之選舉,1947國大選舉。 幾個共性問題: 1.婦女選舉權缺失(1947纔有十分之一名額) 2.選舉前無人口普查,選民及地區議員分配嚴重失真 3.以教育程度、納稅、不動産、金錢財富等限製選民資格 4.投票率的低下,源於民眾冷漠、選民資格、投票站點分布、選舉規則不明晰等 5.普遍的賄選,包括搜購選票、政治勾結等 6.強權乾政,包括地方獨斷、軍事乾預、指派欽定等 張朋園教授本書之貢獻,在史料不在理論,議員名錄占全書大半 史料讀來捧腹,兩天三選、當日不開票、襠內藏票、選民賣票後未得兌現狀告政客、茶館競選演講、不識政客名字鬍塗亂抹等
评分讀瞭一下緒論,第四章和結論部分,緒論梳理得很有趣,結論部分理論分析很單薄。作者治史太嚴謹,以至於瑣碎之處也被納入。中國民主政治麵臨著睏境,至今亦然。現在不是正開會麼。hehe。(於之江月輪山)
评分補分
评分大一上學期天宏老師的課上用來寫作讀書報告的書 梳理很細緻詳細,背後附有四屆國會議員的名單 但總覺最後一章結論的分析略顯單薄
评分錯字太多。編輯有毛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