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1909-1949年历届议会选举实录分析民主的困境。细致考察20世纪上半期四次国会选举,观察为什么民主政治在彼时中国不能生根发芽,是历史和政治学界不可或缺的开创巨著。书后附有历届国会性质机构议员名录,对研究近代政治史的学人而言是珍贵的资料。也就是中国人尝试民主的一些经验,据此而观察为什么民主政治在彼时中国不能生根发芽。
张朋园先生是海内外知名学者,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所长等职。本书是其在八十高龄撰写的第六部专书,从第一手史料出发,令人信服地论述了晩清以来议会选举的发展及其困境。
张朋园 生于1926年。海内外知名学者,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所长等职。
著有《梁启超与清季革命》、《立宪派与辛亥革命》、《梁启超与民国政治》、《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南省》、《郭廷以、费正清、韦慕庭:台湾与美国学术交流个案初探》、《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晩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等。
张朋园是台湾人,从这一点看,我们还在进步的。仅管整本书对民主政治困境的结论只有短短几页。 民主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下,在文化背景的土壤里,才会生根发芽。
评分张朋园是台湾人,从这一点看,我们还在进步的。仅管整本书对民主政治困境的结论只有短短几页。 民主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下,在文化背景的土壤里,才会生根发芽。
评分如果以这本书的题目作为博士论文,大概无法获得通过,即使副标题取的很巧妙,将述论的范围放在1909到1949年之间。述论者,叙述议论兼而有之,综观全书,叙述多而议论少,这当然是史学研究一贯的态度。只不过,许多人被标题吸引,希望能看见困境并能得到走出困境的办法,哪知作...
评分张朋园是台湾人,从这一点看,我们还在进步的。仅管整本书对民主政治困境的结论只有短短几页。 民主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下,在文化背景的土壤里,才会生根发芽。
评分张朋园是台湾人,从这一点看,我们还在进步的。仅管整本书对民主政治困境的结论只有短短几页。 民主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下,在文化背景的土壤里,才会生根发芽。
一天读完,略感失望。两年前在杭州逛书店时看到这本版式简洁、主题厚重的书,本以为是张先生结合政治理论和制度史开辟的大作,看了才知道只不过记述了清末到民国四次议会选举的过程和利弊。上海三联版的是四百多页,不过其中一半儿是历届议员名录,就当买了本史料吧。
评分大四在一楼的教室里读完的书,最近因为搬家,正在清理书架上的书籍。翻到这本,非常棒的论文,作者功力深厚,可以认真读一读。且史料详实,可作为学习的样板。
评分搜集并整理了一下史料,没有思考和分析。
评分结论一笔而过,不够深入。翔实的史料分析很有说服力
评分大四在一楼的教室里读完的书,最近因为搬家,正在清理书架上的书籍。翻到这本,非常棒的论文,作者功力深厚,可以认真读一读。且史料详实,可作为学习的样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