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本国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所写的第一部通史著作。是他的史学成名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曾长期被用做大学教材和青年"自修适用"读物,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史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内容上史识丰富,文笔浅显流畅。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15岁入县学。早年执教于常州溪山小学堂、常州府中学堂,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后长期执教于光华大学,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读书广博,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白话本国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吕思勉读史札记》等是吕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
这套书是活动的时候买下的,当时并未重视,后来读了之后才发觉真是难得的好书,但其实这种精华书籍起了这么一个烂大街的名字,真是大失水准,本来好好的《白话本国史》,愣是被这个三流出版社改成了山寨黄仁宇,跌份啊!吕大师怎么说也是史学大家,其在史学中的地位也是要比黄...
评分1.人类的起源 我比较倾向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人是由猿类进化而来。 2.汉族的由来 汉族的祖先是从西方迁入,经新疆而进入甘肃青海,沿黄河中上游东徙而逐渐繁衍壮大于今之河南境内。 3.历史文献记载的开始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近于神话传说>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渔猎时...
评分 评分1、读历史之重要 不读历史,无以知某朝之统治的“合法性”、统治政策来源,即不读历史,无以知今。不读历史,无以知中国人的旧观念由来。不读历史,无以知当政和不当政的人如何演戏。不读历史,既容易受骗,又容易自欺欺人。不读历史,无以知朝代何以有寿命。不读历史,无以知...
评分吕老先生充分暴露了他的性情一面!不时冲破冷面史官的身份,跳出来直抒胸臆,为自己鸣不平的人物正名。很可爱可读的作品。
评分一遍看兴亡。
评分提纲挈领
评分其分期为:周以前为上古史,秦朝统一到唐朝全盛为中古史,从唐朝安史之乱至南宋为近古史,元朝至清朝中叶为近世史,西力东渐以后为最近世史。“春秋战国“是三代以前和秦汉以后社会的一个大界限”,而西力东渐是传统社会与现代历史的另一个大界限,其间的历史是承平—致乱—再复承平的不断重演并无本质上的变化。就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而论,汉唐和宋元明清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唐中期安史之乱可以作为中古史和近古史的一大界限。将所叙述的事件置于一个宽阔的时空范围,高屋建瓴,四方周赡,以获“通方之见”。除了叙述历代的政治制度、经济组织、宗教文化、社会情形之外,尤为关注与中国历史关系密切的东南洋、中西亚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诸如“近代的蒙回藏”、“近代的西南诸族”、“近代的后印度半岛”、“中西交涉的初期”、“藩属的丧失”等。
评分从易中天和两部半通史穿越来的。草草看完。 一是史较多、论偏少,有些细节的史料考证感觉像是学术性争论。 二是语言精炼,结合写作时代,白话与现今的语言仍有差距。据说《通史》更甚,知难已退。 三是通史毕竟难度很大,可能吕的断代史才是经典。不过作为业余我暂无计划学习。 四是现代史部分尤其锁细,有点新闻素材的感觉。 不过,有很多很出彩的观点,比如中朝友谊,宋朝蕃制等等,值得一看。 先生治学求实的精神,博闻强识的功力,不禁使人钦佩。 因本人欣赏能力不足,少给两星。感觉读的性价比较低。另有删改,不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