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分上编下编,上编为十八章,以中国文化史为题,体论述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的发展,文化现象,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类,囊括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学术文化等各个方面;下编以中国政治史为题,下编为三十五章,则按照历史顺序串联,叙述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变迁,中国政治的变革。
上编的论述囊括下编的现象,上下编对照参考翻看,从而加深对该现象的理解,《中国通史》内容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值得读者青睐的历史巨著。
吕思勉,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他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其作品通贯性强,融合历史叙述与考据,并具有横跨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视野。代表作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 《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史籍与史学》等。
一 这部通史断断续续读了大半年才读完,实在不太容易。文字并不难读,内容也不晦涩,只是内容太多,不得不慢慢消化。 二 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是吕思勉先生真是博古通今,书中不仅涵盖了自炎黄至清末民初的政治史,更包罗了社会史和文化史,从婚姻、政体、财产、官职、兵制、刑...
评分读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内心一直处在对吕先生学识的钦佩和对自己读书太少的愧疚之中。经过上学期间多年的历史知识学习,对我国整个历史脉络和发展框架,都是熟悉和掌握的。但不得不说,这种熟悉和掌握,主要还是针对常规史实信息本身,并且习惯了课本中以时间为主顺序讲...
评分这个星期因为自己偷懒的缘故,只读了本书的第一二章,即《婚姻》《族制》二章。关于古代婚姻和族制,之前读的其他读物已有涉及,吕先生的论述则更为完整。当然,即使吕先生自述「叙述力求扼要,行文亦力求浅显」,但是读起来还是颇有些费力。吕先生写作此书,文白夹杂,用字精...
评分一 这部通史断断续续读了大半年才读完,实在不太容易。文字并不难读,内容也不晦涩,只是内容太多,不得不慢慢消化。 二 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是吕思勉先生真是博古通今,书中不仅涵盖了自炎黄至清末民初的政治史,更包罗了社会史和文化史,从婚姻、政体、财产、官职、兵制、刑...
作工具书翻阅;有着和新华字典一样的功效。
评分浩浩荡荡5000年的历史浓缩在一本两卷的书之中,信息量有些太大了。上卷分专题写的,对比费孝通和钱穆的著作看,有些相似的观点。下卷讲历代之兴衰,篇幅过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又过多,不是非常熟悉历史的看着很累,容易走神。总的来说这本书很不易读,行文有时是文言风格,大量引用古文。下卷中作者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倒是有点出乎我的认知。比如他对西汉的文、景和武帝评价都不高。前两位是平常人,循规蹈矩,而武帝用兵不得法,不用功臣宿将,专用椒房之亲,而且还沉迷于女色。由于我的历史知识有限也不好做评。过几年再回头看看吧。
评分一本讲“吃人”的书,有一定的门槛。 自己人吃自己人,胡人吃汉人,外国人吃中国人…广州人吃胡建人????
评分之前在kindle上就有在看,但是这种内容的书还是买实体方便些。前面纠结辈分那一块纠结了很久,还被教训了不要钻牛角尖妄图找到一直往上的根本答案。税法部分是上编看得最迷糊的,翻来覆去愣是搞不清青苗法和常平仓的区别,反而因为“常平”两个字在意了很久;下编因为平铺直叙更没看进去,只是耍了点小聪明猜测鄢姓的转移(其实网上也有)。
评分从不同角度解说历史,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