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学者佩里·安德森70年代发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的姐妹篇,是作者对前著发表后近10年间西方马克思主义兴衰的宏观概述。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比起《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这本难读系数大大提高…结构主义对索绪尔能指-所指应用范围的背离、哈贝马斯的观点都看不懂…西方马克思主义衰退后,不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环境的限制还是理论本身的局限,问题都更加严重了…
评分这本书安德森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本书,实际上是本演讲集。在这本书中,安德森作为历史学家继续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尤其“结构与主体”中指出了结构主义的问题,在“历史与自然”则说明哈贝马斯的研究到底出在哪里,安德森的确是一位有意思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
评分中间两节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挑战——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以及论哈贝马斯,看的云里雾里。第一节论六七十年代革命形势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犀利加毒舌。后记值得好好看,论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今实际,包括但不限于女权、生态、国际关系,更多的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思考,其中所提到的很多理论空白仍待解决,总之,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同志仍需努力。
评分面对哈贝马斯时,佩里的论述同样显得含糊不清。
评分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历史和外在历史的回顾,佩里安德森归纳了西马(至少在欧洲)发展停滞的症结所在。西马中心向英美转移,意味着七十年代的西马只能停留在学院内的思辨,而无法上升为实践中的战略(一如文化研究)。同时,更具战略性的妇女运动、和平运动的兴起,促逼西马对自身理论体系进行修补,毛主义、马尔库塞及精神分析被推上台前。西马面临的困境,可归结为预言与实践、结构与主体、自然与历史三个方面。其中在结构与主体方面,西马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纠缠和分裂值得关注。而法兰克福学派似乎只能在空想的改良政策和乌托邦中渐行渐远,尽管哈贝马斯作为乐观主义者的信念为结构与主体的关系塑造了另类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