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著名曆史學傢呂思勉先生為數不多的文史普及著作之一。二十篇短文,列舉瞭大量《三國誌》、《三國誌注》等文獻中的文字證據,分析人物性情、政治背景、地理環境、軍事實力對比等,如何成為每一個曆史事件的動因,並將史書記載與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故事進行對比,“或者糾正從前的謬誤,或者陳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支撐觀點的證據個個都似行首拈來,行文平易近人,卻頗有啓發性,令人信服。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均记载,赤壁之战前夕,刘备被曹操的兵马追击,节节败退,路过襄阳时,诸葛亮劝他攻击刘琮,荆州可取,刘备说:“吾不忍也。”玄德的仁义,这可做个明证。不过认真思量,拿下襄阳固然不难,但曹操大军即将席卷而来,如何去守一座孤城呢?这计谋似乎...
評分读吕思勉《司马懿如何人?》,觉得有段话有意思,想引用出来,但又想着偷懒,就直接到网上去找,找来找去,却找不到这段,再查看一些扫描本,才发现,原来以前是将这话删除掉的。这段讲魏武帝的曾孙曹堪,就是高贵乡公。由于“忿威权日去”。带着自己手下的兵去攻司马昭,结果...
評分读吕思勉《司马懿如何人?》,觉得有段话有意思,想引用出来,但又想着偷懒,就直接到网上去找,找来找去,却找不到这段,再查看一些扫描本,才发现,原来以前是将这话删除掉的。这段讲魏武帝的曾孙曹堪,就是高贵乡公。由于“忿威权日去”。带着自己手下的兵去攻司马昭,结果...
評分响马读书群围绕《罗马人的故事》曾有很热烈的讨论:读过罗马史的人说此书胡扯,没有读过的人觉得此书很好看。此次读的吕思勉的《三国史话》,其主旨之一就是对标流行数百年的《三国演义》,纠正其中的谬误(书中用语是误谬),延伸讨论三国时期的人和事。我觉得这两件事可有一...
評分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我们对信息的接受和筛选能力急剧降低,身边杂音太多,难以潜心阅读。拿史书来说,历史原是正襟危坐于讲坛之上,近年来接地气的历史通俗读本层出不穷,作者的调侃和戏说常让人看得乐不可支,这固然是满足了大众乐于轻松了解历史的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
易懂的科普性曆史,但確實矯枉過正。 其中印象較深的是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淡化。我是學文學而非曆史的,所以總是長於情理而短於事理。我想起的是子路問孔子的:“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當時孔子如是答復:“必也正名乎!”我想起古代漢語老師講解的禮樂治國,兵猶火也。 我們總是相信,人性的溫情。
评分#在圖書館每次上完廁所的間隙讀完的...
评分被《三國演義》攪亂的曆史。。
评分評價人物,隻看手段、戰功、軼事都是不夠的,曆史背景下,繞不過的是政治文化製度,衝不破的是思想道德體係。世間事紛繁復雜處,細節的真實性多無可考,由大背景中看,纔能有人物動作的閤理,纔能識彆史書中諸多附會語句,纔能更顯人格光輝的閃耀。
评分大緻就是個白話壓縮版三國,沒什麼太有價值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