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1899-1935),号熊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生于江苏常州,19179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加入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35年就义于福建长汀中山公园。临就义之时,他独坐八角亭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酒喝到一半,瞿秋白说:“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酒喝完,他缓步走出中山公园,手执香烟,神色自若,自己找了块空地面北盘足坐下,回头看了看行刑者说:“此地甚好。”从容就义。瞿秋白的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他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是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人。瞿秋白与鲁迅有着很深的交往。瞿秋自被捕后鲁迅曾想方设法委托人营救。瞿就义后,鲁迅叹息良久,说过“瞿若不死,译这种书(指《死魂灵》)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是判杀人者为罪大恶极”,并带病编校了瞿的遗著《海上述林》。另著有《赤都心史》、《饿乡纪程》等。
全球有二十亿人眼光在看英国王子威廉和平民王妃凯特的婚礼,仿佛这是不平和世界的冲喜和强心剂,不管是什么样的时代,人们依旧有个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情结,灰姑娘的梦想,只要还相信爱。 但我的眼光在这本书上:瞿秋白的《多余的话》(足本)。瞿秋白是我心中的王子,一直...
评分身为文人,何为政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惜!可惜! 高中时,读过梁衡的一篇人物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讲的是瞿秋白和《多余的话》。昨天,无意搜来,竟读完了瞿秋白的遗书《多余的话》,对他也有了些许了解,万千感慨都归于“可惜”二字。 一介没落贵族,白面...
评分坦白的必然是“叛徒”,留给生者的只有纷繁的痛苦。瞿在中共党史中评价的升降曲折,一言难尽。瞿氏的家属若获得中共的认可和接纳,非得强调其“烈士”的身份不可。这种“误解”是一种生存之道!我相信瞿是坦荡荡的。在他将死之时,在他写《多余的话》之时,死对他确为大...
评分瞿秋白,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一个听上去十分陌生的名字,即便是在电影《秋之白华》热播之后。对瞿秋白的最初印象,也是薄雾淡淡,一本残旧发黄的《瞿秋白文集》,一张漫卷书生,帅气逼人的历史照便是全部。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当他已决定了“舍生...
评分这里是一个与旧世界并没有完全决绝的革命家,他的思想里有老庄,有宋儒,有《大乘起信论》,还有胡适之、梁漱溟的学问,共产主义不过只占了一席之地。他自陈幼时家道尚未败落,前清的士绅门第的教养在他心里埋下了士大夫意识,然而他又说这中国式的士大夫意识里有的是假...
多余的话不多余,将死之人性情真
评分《多余的话》还行,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他的什么乱弹、散论啥的,就算了吧,那才是真正的“多余的话”。发现几个版本的目录都一样,可能据的是同一底本,编者应该说明据什么本子,否则那些注释到底算是谁的意见?
评分重读。无比悲剧。
评分既然把火种带来了人间,就要想到有朝一日或许会面对洪水的愤怒和烈焰的疯狂。
评分既然把火种带来了人间,就要想到有朝一日或许会面对洪水的愤怒和烈焰的疯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