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杂忆

北京城杂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萧乾
出品人:
页数:251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0
价格:2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41388
丛书系列:中学图书馆文库
图书标签:
  • 萧乾
  • 老北京
  • 散文
  • 历史
  • 回忆
  • 城市
  • 中国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北京文化
  • 老北京风情
  • 城市记忆
  • 胡同生活
  • 民俗风情
  • 历史轶事
  • 人文地理
  • 市井百态
  • 传统文化
  • 城市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北京城杂忆》共收入“杂忆”18篇。为劫后余生的萧乾先生站在今和昨、新和旧的北京城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用独特的京白抒写过往的人、事、城。幽默、俏皮、利落的文字中糅进了伤感的留恋和深刻的反思。这本“杂忆”虽薄,但作者从幼时孤儿寡母的贫苦生活、求学反抗、远赴南国,写到登上文坛、主持《大公报》副刊、二战旅欧七载、“荣归”故里,乃至厄运迭起、平反复出,最后老当益壮。这里大到战争风云、时代巨变,小到个人情感、吃穿住行,无不面面俱来。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秉乾。蒙古族。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

萧乾的一生充满坎坷与传奇。20世纪30代初,萧乾与有姐弟之谊的杨刚有过一次“宿命”般的谈话:你就这么横冲直撞,不带张地图?没有地图照样可以走路,而且更不平淡,更有趣,更富于冒险性。我告诉她,我决心做个不带地图的旅人。自此,“不带地图的旅人”成为萧乾一生的标符。其实,他自少年丧母,生活于别人的矮檐下,为了生存与理想,即已开始了漂泊与奔波的生涯。

目录信息

北京城杂忆
一市与城
二京白
三吆喝
四昨天
五行当
六方便
七布局和街名
八花灯
九游乐街
十市格
附冰心读了《北京城杂忆》
《杂忆》的原旨
一个北京人的呼吁
一文明始自安全
二文明小议
三向城市建设部门进三言
四漫谈自选市场
五文化夜市好
六泡
七我总算有了间书斋
欧战杂忆
开场白
乐极生悲
棋子
海员
旅途
身份
配给
轰炸
友情
战时广播
亡国恨
“文革”杂忆
山雨欲来
集训班
斗争会
标兵
最后的一句假话
“文革”语言
改正之后——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境素描
解冻
痛定思痛
重见阳光
步步设防
三过鬼门关
在歌声中回忆
《自由花》
《云儿飘》
《拿起暴烈的手榴弹》
《牧神午后》
《茫茫大草原》
《音乐之声》的启示
我的启蒙老师杨振声
一代才女林徽因
悼健吾
心债
三姐常韦
我的两位老师
我的书房史
创作断想
抗老哲学——给自己做点思想工作
写到不能拿笔的那一天
人生感怀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喜欢这本书,文字朴实,感觉白岩松的许多观点同萧乾的一样,或许因为都是新闻人吧 很佩服老先生在文革中的不卑不亢,没有轻易地放弃生命(那次吃安眠药算是他真正认识到了人生吧),也没有落井下石,只是沉默地受着,在那样的年代,太不容易。 里面有一篇写关于林徽因的,由...

评分

看萧乾先生的文字,总是一种淡淡的感觉,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虽然这是我国唯一一个,在欧洲做战地报道的记者,即使到现在也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在国外的战地直接做报道的记者! 历经年少寄人篱下、求学、留学、二战风雨、回国、反右、文革等众多时代坎坷;曾经万众瞩目,又被关...  

评分

很喜欢这本书,文字朴实,感觉白岩松的许多观点同萧乾的一样,或许因为都是新闻人吧 很佩服老先生在文革中的不卑不亢,没有轻易地放弃生命(那次吃安眠药算是他真正认识到了人生吧),也没有落井下石,只是沉默地受着,在那样的年代,太不容易。 里面有一篇写关于林徽因的,由...

评分

看萧乾先生的文字,总是一种淡淡的感觉,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虽然这是我国唯一一个,在欧洲做战地报道的记者,即使到现在也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在国外的战地直接做报道的记者! 历经年少寄人篱下、求学、留学、二战风雨、回国、反右、文革等众多时代坎坷;曾经万众瞩目,又被关...  

评分

看萧乾先生的文字,总是一种淡淡的感觉,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虽然这是我国唯一一个,在欧洲做战地报道的记者,即使到现在也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在国外的战地直接做报道的记者! 历经年少寄人篱下、求学、留学、二战风雨、回国、反右、文革等众多时代坎坷;曾经万众瞩目,又被关...  

用户评价

评分

北京欧战文革三篇非常棒,其余不能读。。。

评分

当年看的貌似不是这个版本吧~~真是喜欢这样的小书~~

评分

好让人怀念的乡音啊!

评分

回忆的部分都很好看 新生活的部分不好看 我太八卦了

评分

先生一生跌宕起伏,文字却淡然幽默。前面关于北京城的记述很难让别人不喜欢这座城市,生长于胡同中的我对他那份对于老北京及其文化的深厚的爱有着强烈的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