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二十三)

溫故(二十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劉瑞琳 主編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256
译者:
出版時間:2012-11
價格:2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9526222
叢書系列:溫故 輯刊
圖書標籤:
  • 溫故
  • 雜誌書
  • 民國
  • 廣西師大齣版社
  • 曆史
  • 理想國
  • 文化
  • 陽泉存書
  • 溫故
  • 曆史
  • 迴憶
  • 文化
  • 思考
  • 哲學
  • 散文
  • 人生
  • 智慧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12年《溫故》總頁碼256碼,“影像”專欄特彆刊齣秦風老照片館《陪都歲月》48幅圖片,以形象直觀的

語言,展示瞭重慶作為陪都時的風貌,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那段特殊的歲月。

本輯特稿《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後一年:黃傑日記問世的時代意涵》首次刊齣瞭1949年3月黃傑的工作日記,真實再現瞭國民黨在大陸下颱前改朝換代的混亂情形。“人物”專欄江青《教我如何不想他》、張瓏《母親的日記:1937年張元濟的幾件傢事》;“記憶”專欄祝萬安《我在基層當法官》、杜高《我們經受的曆史傷痛》、用欣《運屍記》、王碧蓉《憶袁世凱的六兒媳陳徵》……

1.《溫故》,呈現珍貴文本——以今天的視角審視過去,以一手史料還原曆史現場。本輯特稿《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後一年:黃傑日記問世的時代意涵》首次刊齣瞭1949年3月黃傑的工作日記,真實再現瞭國民黨在大陸下颱前改朝換代的混亂情形。

2. 《溫故》,講述故人故事——本輯“人物”專欄,《教我如何不想他》,江青女士為我們講述瞭她與世界船王董浩雲先生相知、相交的平凡小事;張瓏《母親的日記:1937年張元濟的幾件傢事》詳細迴顧瞭在抗戰爆發的這一年,國傢命運大動蕩的背後一個普通傢庭的聚散離閤。還有章濟塘《紀念瀋昌瑞老伯》、王碧蓉《憶袁世凱的六兒媳陳徵》……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講述故人故事,感受細節的力量。

3. 《溫故》,重溫公民記憶——本輯“記憶”專欄用欣《運屍記》生動講述瞭一位老婦人50多年前獨自一人把丈夫的屍體從酒泉帶迴渝中老傢的離奇經曆、祝萬安《我在基層當法官》記錄瞭作者自建國後擔任法官38年來親曆的諸多案例;還有杜高《我們經受的曆史傷痛》……來自基層的個人記憶,共和國早期的民間曆史。

4. 《溫故》,展示中國影像——用影像記錄社會變遷,本輯“影像”專欄特彆刊齣秦風老照片館《陪都歲月》48幅圖片,以形象、直觀的語言,展示瞭重慶作為陪都時的風貌,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那段特殊的歲月。

著者簡介

《溫故》是一種陸續齣版的曆史文化讀物。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並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麵:對人類以往生存狀態的追懷;對曆史的審視與反思;對曆史文化遺跡與遺留文本的重溫。

圖書目錄

[特稿]專欄
徐宗懋《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後一年:黃傑日記問世的時代意涵》
[人物] 專欄
趙映林《容閎與太平天國、曾國藩》
孫立川《將軍白天與他的史學研究》
李 偉《生生死死說葉青》
章濟塘《紀念瀋昌瑞老伯》
王碧蓉《憶袁世凱的六兒媳陳徵》
江 青《教我如何不想他:一位最“平凡”的人》
[記憶] 專欄
祝萬安《我在基層當法官》
杜 高《我們經受的曆史傷痛:懷念亡友王正和肖裏》
用 欣《運屍記》
張 瓏《母親的日記:1937年張元濟的幾件傢事》
[影像] 專欄
秦 風《陪都歲月》
[往事] 專欄
鄭 菁《內戰期間的“特種教育”》
唐潤明《抗戰時期重慶市的民意機構:臨時參議會》
季我努《近代美國軍校中的中國留學生》
硃益華《明朝江南一座小城的公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所收文章質量較差

评分

依舊是祝萬安的《我在基層當法官》一文發人深思。曾經的國民黨官僚的兒子在建國後長期主持雲南一帶的司法工作。以作者的身世背景能夠在建國後甚至文革時期都免遭劫難實屬不易,雖然作者沒有用過多的筆墨來闌述他的生存哲學,但各種情形也能展現齣作者步步為營的生存技巧,以及在猛如洪水的階級鬥爭中無法維護司法正義的妥協與無奈。每一次的王朝更迭都是社會生産資料(包括物資與勞動力在內)的再分(gua)配(fen)。極端的是,隻要是與前朝的思想意識形態有關的東西卻通通劃為對立麵,一並消滅。建國後無法可依、以communist的意誌為constitution所養成的陋習,是否也是如今相關方麵積重難返的源頭。關於容閎和曾國藩的那篇也可讀,陪都重慶的攝影集關注宋美齡的比較多。

评分

《黃傑工作日記(1949年3月)》是本輯亮點,祝萬安《我在基層當法官》對1950年基層法院工作描述生動,值得一讀。其他文章多文字浮腫,抒情泛濫,編輯工作也不過關。

评分

溫故,一本更加接近曆史真相的雜誌。這一期你會知曉太平天國是如何的罪惡;GMD也有死忠的支持擁護者;以及WENG時期基層法官的辦案情況。當然,這一切更加接近現實,不再是條條框框的政治教化,它更加真實,引導我們獨立的思考。

评分

依舊是祝萬安的《我在基層當法官》一文發人深思。曾經的國民黨官僚的兒子在建國後長期主持雲南一帶的司法工作。以作者的身世背景能夠在建國後甚至文革時期都免遭劫難實屬不易,雖然作者沒有用過多的筆墨來闌述他的生存哲學,但各種情形也能展現齣作者步步為營的生存技巧,以及在猛如洪水的階級鬥爭中無法維護司法正義的妥協與無奈。每一次的王朝更迭都是社會生産資料(包括物資與勞動力在內)的再分(gua)配(fen)。極端的是,隻要是與前朝的思想意識形態有關的東西卻通通劃為對立麵,一並消滅。建國後無法可依、以communist的意誌為constitution所養成的陋習,是否也是如今相關方麵積重難返的源頭。關於容閎和曾國藩的那篇也可讀,陪都重慶的攝影集關注宋美齡的比較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