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内容简介:尽管负债是现代经济体的基础,但是在经济思想史中“债”一直是一个未被充分研究的概念。所有的经济学著作都认为,货币的出现取代了复杂的物物交换,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这种观念存在的问题在于——没有半点证据支持这种说法。
通过对作者对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认为货币并不是以物物交换的替代者的形式出现,它原本是以一种度量尺度、一种抽象物的形式,同时也作为人类之间的关系(债务与义务)出现的。在5000年前,人类已经在使用复杂的信用体系而不仅是物物交换来进行商品交易。信用体系的存在远远早于硬币和货币的出现。他在书中指出,在没有货币的年代,人们并不“易货”,他们互相馈赠,有时以进贡的形式,有时会在晚些时候得到回赠,有时则是纯粹的礼物。货币的出现不是为了方便交易,而是埃及等古国或苏美尔的神职人员为更有效地收税或计算财富而创造出来的。价格概念和冷漠的市场应运而生,它们吞噬了人类社会原本拥有的一切温情脉脉。是金钱让责任和 义务变成债务,欠债还钱的常识腐蚀了人类彼此关爱的本性。格雷伯认为,一旦我们理解了债务的社会起源,就会乐于在条件发生改变时重新协商债务问题,无论他是抵押贷款、信用卡债务、学生贷款、还是整个国家的债务。
在书的最后,格雷伯开出一剂“药方”:免除所有国际和消费者债务。“这会奏效,因为它不仅能打打消除人们切实的苦难,而且提醒人们,金钱并非妙不可言,还债不是道德的核心,这一切都是人为的安排。”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和无政府主义者,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高级讲师。他曾为《哈珀斯》、《国家》、Mute杂志、《新左派评论》等国家媒体供稿。大卫•格雷伯是伦敦经济学院2006年度马林诺夫斯基纪念讲座主讲人。该讲座为向重塑研究文化的杰出人类学家致敬而设,每年举办一次。
最早見到這本書是對岸中信出的版本,當時書名就叫做《債》,還蠻引人好奇的,但先不論譯筆,光是看到後面的注釋全部都用英文原版影印的偷懶步驟,就瞬間滅火了。商周這次推出,本以為是買版權,不過看了譯者後才發現猜錯了。翻了幾頁覺得不錯就帶回家了。 作者大衛‧格雷伯...
评分 评分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 願祢的國降臨; 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祢的,直到...
评分 评分本书作者大卫·格雷伯是美国著名的无政府主义人类学家,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组织者。 作者通过梳理纵横5000年的人类历史, 阐述了一个看似简单实者重要而复杂的名词:债! 本书直接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货币概念,剑指经济学创立之鼻祖亚当·斯密。 在阅读的过程中,虽然...
颠覆之作。从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层面给当今经济学对经济史的“谬论”提供了许多的反例,并勾勒出信贷,货币乃至人类道德基础,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的历史。
评分好久没有那么废寝忘食地读一本专业书了。作为下只角生人,本书的几乎所有论题都是从小纠结到大,直接触发身体记忆的问题。当然,也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几乎所有经济学家读完都会是那么生气。而格雷伯就是要说:从整个人类史来看,主流经济学的那些拿枪指着你逼你承认的教条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个理论与柄谷行人基于类似的前提(国家-资本)和线索(交换样式),但格雷伯所谓的“从人性经济到商业经济”展开了柄谷那里从A到C的转变过程的种种细节和变奏。所以今天到底还剩下什么可以做的事?或许这是一个合适的目标:有朝一日,如同今天教授在课堂上说“你们一定要去读读波兰尼的《巨变》”那样,我们能跟后来者说“一定要读读格雷伯的《债》”。
评分站在道德高地的无政府主义。
评分债是比交易更自然更古老的金融活动。
评分这是本非主流的书,有点意思; 到底是社会学者的书,和经济学家的思想不一样,首先关于货币的起源的学说就非常有意思----货币并非起源于物物交换的自由贸易,而是礼物、税收。人类社会是先有信贷才有货币的。 和传统经济学的陈词滥调针锋相对! 书很厚,有历史、人类学等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