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

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贵
出品人:
页数:34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0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91618
丛书系列: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
图书标签:
  • 古典文学
  • 文学史
  • 李贵
  • 宋史
  • 文学
  • 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丛书
  • 宋詩
  • 诗学
  • 中唐诗歌
  • 北宋诗学
  • 典范选择
  • 诗歌演变
  • 唐宋文学
  • 诗史变迁
  • 文学批评
  • 诗歌革新
  • 文化转型
  • 文学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不仅在诗歌研究领域呼应了“唐宋变革论”,而且通过分析陶渊明、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对宋诗进程的影响,深化了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的关系研究,更细致而深刻地描述出唐宋诗之嬗变轨迹,突出了中唐到北宋文学的内在连续性和一致性。

作者简介

李贵

广东化州人。1973年生。200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王水照教授。大阪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0-2011)。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批评、佛教与文学、近代学术史的教学和研究。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节 “中唐-北宋”:从“唐宋变革”论到“宋元明变革”说
一、日本和美国的“唐宋变革”论
二、中国的“唐宋变革”论
三、对“唐宋变革”论的反思
第二节 文学史上的“中唐-北宋”连贯说
第三节 北宋的古典主义诗学与师古-创新模式
第一章 白居易、贾岛与唐末五代宋初的白描诗风
第一节 “晚唐两诗派”说略考
第二节 乐天体:在朝与近道
一、白居易的追随者
二、从白集流传看白体流行
三、白体诗人与道教
第三节 贾岛格:在野与近佛
第四节 徐铉对宋诗的先导作用
一、忠义志节
二、以道自守
三、以诗自持
第五节 王禹偁的意义
第六节 在诗歌的家园里栖居:苦吟的意义及影响
一、怀着诗歌寻找家园
二、通过苦吟思考存在
第二章 李商隐与北宋诗
第一节 富贵态与贵族味:选择李商隐
第二节 甜美而有用:西昆派的诗歌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类书的诗化:以才学为诗
第四节 雄文博学的意义及影响
第三章 韩愈与“宋调运动”
第一节 天圣尊韩与宋调初兴
第二节 言尽意论:中唐-北宋的语言观念与诗歌艺术
一、韩愈与刘禹锡:语言能“妥帖”“明百意”
二、北宋的语言乐观主义
三、中唐-北宋禅宗的“语言学转向”
四、言尽意论与诗歌语言大变局
第三节 以文为诗:“出位之思”与文体革新
一、术语“出位之思”的中外来源及内涵
二、“以文为诗”的含义和表现
三、“以文为诗”的文体学背景和文学意义
第四章 杜甫与中唐-北宋诗的大变局
第一节 庆历尊杜与宋调成熟——以杜集从写本到印本的转向为中心
一、庆历前后的杜集诸写本
二、写本异文与庆历学杜
第二节 杜甫苦热诗的新天地
一、苦热诗的现实性
二、苦热诗的审美形态和诗人意志
三、杜甫苦热诗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中唐-北宋苦热诗的再出发
一、中唐到五代的发扬
二、北宋的创造
第五章 陶渊明与宋调的自赎
第一节 元丰尊陶与宋调自赎——以北宋后期的陶渊明崇拜为中心
一、从唐代到北宋陶渊明祠的建置
二、北宋后期陶渊明祭祀的国家化及其社会功能
第二节 从陶杜并尊到独尊渊明:北宋后期的陶渊明圣化与宋学转向
第三节 奇趣:北宋后期诗的美学特质
一、陶诗与北宋后期的奇趣理论
二、北宋后期诗的奇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第一章梳理有关唐宋变革论的学术史,线索清晰。特别拈出了蒙文通的中唐-北宋连贯说,前此多被忽略。方法论上的“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上天入地、东鸣西应”这四个词,总结得也好。继而分别以白居易、贾岛、李商隐、韩愈、杜甫、陶渊明为中心,追踪中唐-北宋的诗歌演变,需要处...

评分

第一章梳理有关唐宋变革论的学术史,线索清晰。特别拈出了蒙文通的中唐-北宋连贯说,前此多被忽略。方法论上的“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上天入地、东鸣西应”这四个词,总结得也好。继而分别以白居易、贾岛、李商隐、韩愈、杜甫、陶渊明为中心,追踪中唐-北宋的诗歌演变,需要处...

评分

第一章梳理有关唐宋变革论的学术史,线索清晰。特别拈出了蒙文通的中唐-北宋连贯说,前此多被忽略。方法论上的“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上天入地、东鸣西应”这四个词,总结得也好。继而分别以白居易、贾岛、李商隐、韩愈、杜甫、陶渊明为中心,追踪中唐-北宋的诗歌演变,需要处...

评分

第一章梳理有关唐宋变革论的学术史,线索清晰。特别拈出了蒙文通的中唐-北宋连贯说,前此多被忽略。方法论上的“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上天入地、东鸣西应”这四个词,总结得也好。继而分别以白居易、贾岛、李商隐、韩愈、杜甫、陶渊明为中心,追踪中唐-北宋的诗歌演变,需要处...

评分

第一章梳理有关唐宋变革论的学术史,线索清晰。特别拈出了蒙文通的中唐-北宋连贯说,前此多被忽略。方法论上的“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上天入地、东鸣西应”这四个词,总结得也好。继而分别以白居易、贾岛、李商隐、韩愈、杜甫、陶渊明为中心,追踪中唐-北宋的诗歌演变,需要处...

用户评价

评分

绪论部分对唐宋转型说的叙述非常不错~

评分

绪论部分对“唐宋变革论”的学术史发展的阐释,是将中唐至北宋作为同一社会转型阶段的逻辑起点。从“言尽意”的语言特征,和以“出位之思”为美学观念的文体革新意识的角度着眼体现出韩愈这一诗学典范对于“宋调”的突破。以元和诗人群体推崇杜甫为开端,以两宋之交苏黄典范化为终结,以古典主义为原则的诗学和文学史路线渐趋向另一分岔口。论著中从杜集的流布和写本到抄本的转向细窥庆历以来尊杜风潮的产生和杜甫形象的变化,具有启发性。

评分

几个有趣的点都和语言有点关系:唐宋科举变革背后的南北语言背景,无字禅→文字禅/表现型→表达型,反常合道,本色VS自极其妙。是时候重读葛兆光了啊。

评分

3.5,综述不错,正文中规中矩。个人不太喜欢接受史的路数,很多只是注意到现象而分析不足。49页有《文苑英华》收唐人诗数量排名,129页有西昆体对典故的割裂(钱钟书)。

评分

方法论上的“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上天入地、东鸣西应”这四个词,总结得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