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周刊》畅销书榜No.1
他们都犯下了重罪,但都被无罪释放。
天地不仁!
德国最著名刑事律师亲身亲身经历的最经典案例
真实的生活比虚构的故事更残酷
---------------------
我们理应聊聊胜诉的快感。但我们只是坐在掉色的木板凳上,一言不发。
女子砸死熟睡的丈夫,被判无罪;九个男人轮奸一名少女,没有一个背负刑责;女学生作伪证使一名男子入狱,几年后为他翻案;情侣淹死猥亵男,未受任何刑事处分,最终选择了自杀……
刑罚有期限,正义未必能伸张,唯独罪责没有止境。
费迪南德•冯•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1964年生于慕尼黑。1994年起至今担任执业律师,专司刑事案件。其委托人包括当时的东德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德意志联邦情报局特务诺贝特•尤雷茨科,以及工业巨头、知名人士和社会平民等。
2009年,出版处女作《罪行》,立刻引起巨大反响,登上《镜报》、《明镜周刊》等众多畅销书榜首,销量迅速超过50万册。次年获得德国文坛重要奖项克莱斯特文学奖,并获选《慕尼黑晚报》“年度文学之星”。
2010年再度发力,出版《罪责》,好评如潮。
没看过作者的第一本,这是购书时赠送的。实话实说,如果借着看还是可以的,花钱买有些不值得。书比较薄,页面留着宽宽的空白边。书里用写小说的手法对作者经历过的案例进行描写。应该说书的内容还行,不枯燥也能引起人的思索。看过以后最大的感受就像书腰封上写的:真实的生活...
评分虽然和许多相反的意见相比,我的评价可能有失偏颇,但我还是想说说我的看法。 《罪责》几乎有了我喜欢的故事的全部要素:简练、客观、残忍、节制的意外。整本书的语言异常简练,几乎没有任何让人眼前一亮的修辞,也没有什么段落可作为摘抄的(尽管我保持着摘抄的习惯...
评分在出版处女作《罪行》获得好评与热卖之后,德国律师费迪南德·冯·席拉赫再度发力,出版了《罪责》一书。而对比《罪行》里面的“炫技”,《罪责》则更多了一份哲思的诗意。 在《罪责》一书中,席拉赫谨慎地收敛起自己的得意与“坐而论道”的法律素养,更专注于在幕后讲述故事。...
评分2019年闲书027:几个月前,杨子推荐我读德国律师费迪南德•冯•席拉赫的《罪行》和《罪责》。去实体店寻,未见。网店也只有《罪责》在售。买回后,一直放在办公室的一隅。上周,一篇关于德国普方一家在南京被杀的旧事在微信上流转,似乎是在提醒应该去读那本《罪责》。 薄...
评分几年前,因为邦妮的推荐,知道了费迪南德•冯•席拉赫,看过了他的《罪行》——一个德国律师讲述的11个刑事案件,读到的不是离奇、惊悚,而是动容。大法官何帆在书中的序写得好,他提到法律的温度与人性。 费迪南•冯•席拉赫1964年生于慕尼黑,1994年成为一名律师...
不如上一本,故事的质量有点参差,其中比较差得大概只有东野圭吾的水准XD,罪恶的责任追讨确实没有罪恶的发生过程发挥空间大,那些短故事虽然禅意十足但也单薄了点,难道下一本是《罪恶》?
评分不如《罪行》
评分情·理·法的五味陈杂,读过的最惊心动魄的短篇小说集之一竟是一本非虚构作品。刑事律师写的,没有废话,全是干货,适合已经读不动大部头的你。冷和黑幽默堪比伯恩哈特,狠是你们德语文学狠呀。
评分薄薄一百五十页的小书,读到一半扛不住,停下缓了缓才能继续。太TM致郁了。
评分情·理·法的五味陈杂,读过的最惊心动魄的短篇小说集之一竟是一本非虚构作品。刑事律师写的,没有废话,全是干货,适合已经读不动大部头的你。冷和黑幽默堪比伯恩哈特,狠是你们德语文学狠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