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社会的来临是一个全球性的公众话题,媒介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浸润到生活方式乃至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新的媒介技术的爆发使得人们面临困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因之更近了,还是更远了?MSN、手机、视频、电邮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沟通工具和区隔工具,粘稠度变高的媒介工具正在“拟人化”。本书作者以预见性的勇气,指出“共谋”是媒介社会来临的征兆。该书是创意、广告、营销及大众文化诸阶层人士所需要了解的、来自中国传媒内部的报告。对21世纪的本土传媒和中国现象予以鞭僻入理的分析,并指认出一个深刻的传播洞见:“没有不道德的传播”――在你不愿意接收的信息面前,你可能不赞同,但必须面对和化解。
胡赳赳,诗人,资深传媒人,曾长期担任“记者的家”论坛版主,历任华夏时报记者、楼市周刊主编、广告中心副主任。2004年加盟新周刊,任北京首席记者,现为新周刊主笔。著有诗集《百感交·集》《我不愿被祖国视为英雄》,随笔集《布尔乔亚之痒》《北京的腔调》等。
我是因为理想才学新闻的。 斟酌了许久,觉得应该以这句话作为这篇书评的开头。 说书评其实严重,作为一个还未毕业的三流新闻学院的学生,我考着四流的成绩,课堂配合度和表现力五流,被老师的喜爱程度六流,能被大家记住只有靠与众不同的着装和百变的头发颜色了。 甚至连最...
评分在时下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或许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收获着几乎与事件同步的新闻资讯。方法其实很简单。今日的媒体早已经潜在于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如此之大的威力,褒贬不一的评价,颇有影响力的存在,也日益引起人们对媒体的关注。 那么对于媒体的定义我们是否知晓呢?根...
评分在时下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或许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收获着几乎与事件同步的新闻资讯。方法其实很简单。今日的媒体早已经潜在于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如此之大的威力,褒贬不一的评价,颇有影响力的存在,也日益引起人们对媒体的关注。 那么对于媒体的定义我们是否知晓呢?根...
评分前段时间,柴静在清华做了一场演讲,名为《采访是一种抵达》,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柴静说到:“我最初那两年在公开场合讲话或者领奖的时候总是会说,我希望我做这个节目,曾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些话很漂亮吧,听上去加点音乐就可以上片尾字幕了吧?但是这样煽情的话并不是...
评分在这个年代谈理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胡赳赳偏偏就这么做了。在这个人人唯恐不谈升官发财就仿佛被时代给拉下的角落里,作者用他对媒体行业的实践经历和深刻思考串成了一本书,红色的封面和独特的图案设计似乎在提醒人们作者内心的骄傲。专 《新周刊》一直是一本有态度和...
内容太快餐了,如果是杂志作品集结那无可厚非,可明明是点评了一下当下的媒介社会状态,可为何2005年的例子都被收录到新书里了。其实,杂志里写写就好了。
评分2星半,即使胡赳赳和新周刊是这么多年来我还没抛弃掉的。但业务讨论书一是不爱,二是意义不大,这本书真的是好无趣。看看地震就知道媒体这个行业有好甭坏。
评分编辑是新手吧,版面格式极其难看。
评分2星半,即使胡赳赳和新周刊是这么多年来我还没抛弃掉的。但业务讨论书一是不爱,二是意义不大,这本书真的是好无趣。看看地震就知道媒体这个行业有好甭坏。
评分是给俺挺多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