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基恩,美国著名媒体人,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节目中,如,福克斯新闻、CNN国际、BBC晚间新闻等。他还为《伦敦独立报》写一个关于企业重组的专栏,同时也在为Dutch paper Volkskrant 和the Belgium daily De Standaard 两个纸媒撰写专栏。
《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内容简介:在Web2.0的世界中,我们的世界观、我们的文化正在遭遇大批“业余者”的攻击。网络“剪贴文化”窃取了学者、艺术家、编辑、制片人辛勤创作的成果。网络博主的个人意见成为引领大众的舆论指标,YouTube上的自制视频取代了电视网,数字盗版压垮了音乐产业……面对业余玩票凌驾专业考虑、智力成果在网络上免费下载,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现象,该如何重建信息的专业性和版权保护系统?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对人类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尤其是当一知半解的业余者与受过训练的专家变得模糊难辨,让人开始质疑信息的可信度之际,真相将成为可买卖与包装的商品!书中简洁有力的论述提醒众人:勿沉醉于民主理想,却扼杀了专业主流媒体的存在意义。
这本书没啥意思。作者是一个极端的精英主义者,虽然在结论中提出应当避免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有点警示作用,但是其立论的根据却是相当薄弱,用非常守旧的思想去看待新生的事物,盗版、欺诈、隐私这些问题不是web2.0造成的,没有互联网,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而作者却把这...
评分精英主义,和反精英主义的反动 ——基恩何时走上TED大会的讲台? 基恩认为,业余人士终究是业余人士;精英总归是精英。 与基恩观点针锋相对的另一位网络研究者Clay Shirky认为,哪怕是最愚蠢的创作行为,也终归是艺术。[GSS:参见其TED报告,How cognitive surplus will cha...
评分这本不乏独立思考但貌似不合时宜的小书,注定会淹没在网络的滚滚言论中,虽然在书中作者的那种“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决绝让人不禁动容。然而正如保罗西蒙在谈到唱片业在网络时代的没落时说的,“不管你喜不喜欢,这都是必然要发生的。” 它没有《娱乐至死》那么铿锵震撼的...
评分这本不乏独立思考但貌似不合时宜的小书,注定会淹没在网络的滚滚言论中,虽然在书中作者的那种“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决绝让人不禁动容。然而正如保罗西蒙在谈到唱片业在网络时代的没落时说的,“不管你喜不喜欢,这都是必然要发生的。” 它没有《娱乐至死》那么铿锵震撼的...
真理或许终将战胜谬误,但这需要时间。在此之前,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可能已经把我们给毁掉了。
评分定价25太坑了。内容不错,可惜是06年写的,有些观念有点儿极端。
评分靠谱!但是这两种趋势怎么平衡呢?
评分偏激了,比如维基百科那部分论述根本没搞清楚问题。俺的观点是互联网消灭了传统新闻,改变了文化的载体,促进了科学知识的进步。有空再细表。
评分在盛赞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却不忘贬低安德森的长尾之论,试问这世间更多的人读你的见解执行你的建议呢还是遵从长尾理论接收这个世界的变迁?这个世界就是这样黄暴和三俗下去了,你的一己之见太缺乏说服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