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如讲杜诗

吴小如讲杜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吴小如
出品人:
页数:278
译者:
出版时间:2012-9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2800173
丛书系列:名家讲堂
图书标签:
  • 吴小如
  • 古典文学
  • 杜甫
  • 诗词
  • 杜诗
  • 诗歌
  • 文学
  • 中国
  • 杜甫
  • 诗歌
  • 解读
  • 文学评论
  • 吴小如
  • 唐诗
  • 古典文学
  • 诗歌赏析
  • 中国文学
  • 讲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名家讲堂丛书之一.是作者吴小如在29年杜诗专讲课上的讲稿录音整理而成.分为23年杜诗讲稿、“读杜一得”散论文章及整理后记.本书是吴小如先生研究杜诗数十年的心血和成果结晶.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讲 白鸥没浩荡 万里谁能驯/1
第二讲 长安苦寒谁独悲 杜陵野老骨欲折/15
第三讲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29
第四讲 忧端齐终南 □洞不可掇/41
第五讲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53
第六讲 冉冉征途间 谁是长年者/65
第七讲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77
第八讲 每日江头尽醉归/87
第九讲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上)/101
第十讲 安得壮士挽天河 净洗甲兵长不用(下)/117
第十一讲 诸葛大名垂宇宙/131
第十二讲 此意陶潜解/145
第十三讲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161
第十四讲 彩笔昔曾干气象——<秋兴>/177
第十五讲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197
附录一 2003年秋讲杜诗第一卷/219
附录二 莎斋笔记读杜一得/247
附录三 整理后记 刘宁/265
吴小如先生教我读杜诗谷曙光/269
主要参考书目/27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这本书,让我对杜甫又亲近了很多。杜诗,是读书绕不过去的存在。但理解老杜,又非易事,需要心境和经历,也需要高人的指引和自家的体悟。当代学人关于杜甫的研究也翻阅了一些,洪业的《杜甫传》和本书受益尤大。洪业的书类似于诗传,而本书则类似于串讲。 吴小如先生以80多岁...

评分

读这本书,让我对杜甫又亲近了很多。杜诗,是读书绕不过去的存在。但理解老杜,又非易事,需要心境和经历,也需要高人的指引和自家的体悟。当代学人关于杜甫的研究也翻阅了一些,洪业的《杜甫传》和本书受益尤大。洪业的书类似于诗传,而本书则类似于串讲。 吴小如先生以80多岁...

评分

读这本书,让我对杜甫又亲近了很多。杜诗,是读书绕不过去的存在。但理解老杜,又非易事,需要心境和经历,也需要高人的指引和自家的体悟。当代学人关于杜甫的研究也翻阅了一些,洪业的《杜甫传》和本书受益尤大。洪业的书类似于诗传,而本书则类似于串讲。 吴小如先生以80多岁...

评分

读这本书,让我对杜甫又亲近了很多。杜诗,是读书绕不过去的存在。但理解老杜,又非易事,需要心境和经历,也需要高人的指引和自家的体悟。当代学人关于杜甫的研究也翻阅了一些,洪业的《杜甫传》和本书受益尤大。洪业的书类似于诗传,而本书则类似于串讲。 吴小如先生以80多岁...

评分

读这本书,让我对杜甫又亲近了很多。杜诗,是读书绕不过去的存在。但理解老杜,又非易事,需要心境和经历,也需要高人的指引和自家的体悟。当代学人关于杜甫的研究也翻阅了一些,洪业的《杜甫传》和本书受益尤大。洪业的书类似于诗传,而本书则类似于串讲。 吴小如先生以80多岁...  

用户评价

评分

2016年已读113:世人皆知杜诗“沉郁顿挫”,吴小如先生详解杜诗,贵在以意逆志,以文本所体现的作者之意,逆作者之志,揆情度理,烛照幽微。在对杜甫几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的解读,常常细化到某个字、某句诗,有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也有自身观点的发见。而先生的旁征博引,也绝不仅仅局限于对杜诗的明训诂、通典故、考身世、察背景,如杜诗的刻画工细、夹叙夹议如何开宋诗风气之先一节就很精彩,但对于先生由杜甫的有顿挫而无棱角,讲到词的豪放与婉约之谓,称李清照、李后主因直抒胸臆而谓“豪放”,吴文英、姜白石吞吞吐吐而谓“婉约”,是否有点太过偏颇?是否因写法的顿挫而忽略了豪放、婉约在表现题材上的差异?

评分

先生讲诗既通训诂、典故,又明诗体,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其尤难者,揆情度理,而复归于诗,通透简净,令人如坐春风。

评分

好几个人跟我说过,吴小如的路数是中国文学研究的正路。很好很好,好到以我的水平应该再增长几年再读。

评分

跟我预想的有差距,解诗时常有不惬意处。甚至有些结论看得令人愕然。讲稿式的文字也看不耐烦,看不进去,就拿去给小宝看了,他倒是眼尖,总能一眼发现俞平伯的八卦。于是成了睡前读故事书。。。心疼俞平伯,晚明毒品沾不得。

评分

查了查订单,发现这本书还是五年前买的,当时在《绝版赏析》听吴小如先生讲唱片忆旧闻已有六七年,京剧相关的著作《京剧老生流派综说》看了三依旧不厌,上本科时新出了《听戏一得》也随即订购。但尚未接触吴先生其他治学领域,杜诗是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当时看到开篇讲《望岳》,一个“夫”字引了翁方纲俞平伯等诸家讲法,便望而却步,觉得到底是当行学问,比谈论京剧的文字古奥得多,书架上一放就是这些年。这次重新拾起,依然觉得杜诗的学问实在精深,能够领略到的好处仍是有限。吴先生的讲法跟其“治文学宜略通小学”以及明典故、考身世、查背景、揆情度理的主张一脉相承,往往对一句诗或一词一字的释义用法,比对各选本注释后发覆探微,令人眼前一亮。身为戏迷,每逢讲到所谓题外话,“以戏证诗”时,虽然篇幅不长,但更觉譬喻精彩类比恰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