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父母

自私的父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金城齣版社
作者:尼娜·布朗
出品人:
頁數:227
译者:李寒
出版時間:2012-10
價格:32.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15505190
叢書系列: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創傷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童年創傷
  • 心理
  • 精神分析
  • 自體心理學
  • 成長
  • 邊緣性人格障礙
  • 教育
  • 親子教育
  • 傢庭教育
  • 父母角色
  • 兒童成長
  • 情感溝通
  • 自我認知
  • 行為習慣
  • 心理發展
  • 傢庭關係
  • 責任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自私的父母: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創傷2》內容簡介: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否感覺:不得不永遠活在父母的態度與著法産生的影響之中?不得不永遠忍受著父母那令人痛苦而迷茫的行為帶來的摺磨?通過閱讀《自私的父母: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創傷2》你將真正理解你的父母為何要求你必須按照他們的意願做事,為何總是壓製你的行為,理解這樣的父母對你所造成的影響。從書中也會學到如何與父母建立新關係的方法,擺脫他們對你造成的消極影響,最終達到保護自我的目的。

著者簡介

尼娜·布朗(Nina W. Brown)

教育學博士、教授,和平理事會、全國政協委員會委員,老道明大學知名學者,自戀心理研究專傢,著有《自私的小孩》、《與自私的人共事》、《這又是誰的生活》等十餘本著作。

圖書目錄

第1章破壞性自戀性型父母
破壞性自戀模式示例
你的父母可能也是這樣
自戀——什麼樣的人需要自戀?
健康成熟的自戀
幽默感
情感範圍
穩態自戀
病態自戀
第2章你的父母是否具有破壞性自戀模式
類似父母的孩子
親職化的影響
識彆父母的破壞性自戀模式
你的父母的評估結果
得齣結論
第3章破壞性自戀型父母的成年子女
父母對你的官能産生的影響
能做些什麼?
第4章保護與抗衡策略
為什麼要使用保護策略?
分裂
投射
認同
兩極
投射性認同
抗衡策略
第5章帶來力量的策略
自私的父母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創傷目錄兩級結構
批評與責備
事與願違的反應
貶低、羞辱性的評價
操縱
第6章建立、發展與增強你的“自我”
書寫練習
非語言錶達練習
奠基
第7章保持清醒並做齣清醒的選擇
意識擴張
做齣清醒的選擇
第8章更多成長策略:移情
為什麼你的移情能力不發達
獨立
獨立程度量錶
個性化
變成你希望的“自己”
移情失敗
增強移情反應
識彆移情反應
第9章開發幽默感與創造力
有害的幽默
你的最佳防禦
健康的幽默
創造力
建立你的創造力
第10章總結思想
放棄你的幻想
接受你的局限性
保護自己
自我探索與評估
發展你的健康自戀
理解你的父母
對自己有耐心
慶祝你的進步
結語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勇于索取,能被拒绝 我一直觉得自己心脏强大,从来都是那个敢争敢要敢正面面对的人,今天我才知道原来这句话有后半句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被“求不得”这种情绪困扰太久了,各种领域,各种时候,像是一个拿了一半武功秘籍就跑去练的反派角色,没学会退回来的方法就迫不及待的冲了...  

評分

快读完本书的时候,才突然注意到本书的中文名字是“自私的父母”,但英文却是“Children of self-absorbed”(直译为自私的孩子们)。很奇妙的一种体验,不知是该给翻译人一个差评,还是该给一个满分好评。哈哈,没错我相信你读完后也会有这种类似的微妙感受的。 讲真...  

評分

除视自私的父母是一个巧合,然而吸引我的是“自私”两字,中华几千年的文化郎朗文字中总在歌颂着父母的无私——砸锅卖铁为了孩子读书、为了孩子成人、为了孩子有一天飞上枝头成龙成凤,有谁又会把自私这样的字眼和父母联系在一起呢! 带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书本,然而...  

評分

《自私的父母》 1.健康成熟的自恋:移情、幽默感、创造力、延迟满足、承担对自我和他人的责任、发展维持人际关系、情感表现范围深广、坚实而清晰的心理疆界。 2.移情和同情不是一回事,移情需要超然物外。 3.成熟的幽默是复杂的,特点是不卑劣、能够接受他人的缺陷,能够看到生...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也許是時代的原因,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行為,乾涉孩子成長,用自己的行為準則試圖控製孩子的行為,時常拿彆人傢的孩子來當參照物,負麵情緒的錶示時間多過於正能量。我從前以為是正常,直到自己有瞭寶寶,發現不願意被對待的方式莫名變成自己習慣於對孩子發生的行為。這本書,給我很多啓示

评分

審視自己的童年,不過沒有第一本適閤我的情況

评分

這本書挺奇葩的 教你怎麼對抗父母 看的很樂嗬

评分

審視自己的童年,不過沒有第一本適閤我的情況

评分

也許是時代的原因,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行為,乾涉孩子成長,用自己的行為準則試圖控製孩子的行為,時常拿彆人傢的孩子來當參照物,負麵情緒的錶示時間多過於正能量。我從前以為是正常,直到自己有瞭寶寶,發現不願意被對待的方式莫名變成自己習慣於對孩子發生的行為。這本書,給我很多啓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