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父母

自私的父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作者:尼娜·布朗
出品人:
页数:227
译者:李寒
出版时间:2012-10
价格:3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15505190
丛书系列: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童年创伤
  • 心理
  • 精神分析
  • 自体心理学
  • 成长
  • 边缘性人格障碍
  • 教育
  • 亲子教育
  • 家庭教育
  • 父母角色
  • 儿童成长
  • 情感沟通
  • 自我认知
  • 行为习惯
  • 心理发展
  • 家庭关系
  • 责任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私的父母: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2》内容简介: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感觉:不得不永远活在父母的态度与着法产生的影响之中?不得不永远忍受着父母那令人痛苦而迷茫的行为带来的折磨?通过阅读《自私的父母: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2》你将真正理解你的父母为何要求你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做事,为何总是压制你的行为,理解这样的父母对你所造成的影响。从书中也会学到如何与父母建立新关系的方法,摆脱他们对你造成的消极影响,最终达到保护自我的目的。

作者简介

尼娜·布朗(Nina W. Brown)

教育学博士、教授,和平理事会、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老道明大学知名学者,自恋心理研究专家,著有《自私的小孩》、《与自私的人共事》、《这又是谁的生活》等十余本著作。

目录信息

第1章破坏性自恋性型父母
破坏性自恋模式示例
你的父母可能也是这样
自恋——什么样的人需要自恋?
健康成熟的自恋
幽默感
情感范围
稳态自恋
病态自恋
第2章你的父母是否具有破坏性自恋模式
类似父母的孩子
亲职化的影响
识别父母的破坏性自恋模式
你的父母的评估结果
得出结论
第3章破坏性自恋型父母的成年子女
父母对你的官能产生的影响
能做些什么?
第4章保护与抗衡策略
为什么要使用保护策略?
分裂
投射
认同
两极
投射性认同
抗衡策略
第5章带来力量的策略
自私的父母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目录两级结构
批评与责备
事与愿违的反应
贬低、羞辱性的评价
操纵
第6章建立、发展与增强你的“自我”
书写练习
非语言表达练习
奠基
第7章保持清醒并做出清醒的选择
意识扩张
做出清醒的选择
第8章更多成长策略:移情
为什么你的移情能力不发达
独立
独立程度量表
个性化
变成你希望的“自己”
移情失败
增强移情反应
识别移情反应
第9章开发幽默感与创造力
有害的幽默
你的最佳防御
健康的幽默
创造力
建立你的创造力
第10章总结思想
放弃你的幻想
接受你的局限性
保护自己
自我探索与评估
发展你的健康自恋
理解你的父母
对自己有耐心
庆祝你的进步
结语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自私的父母》 1.健康成熟的自恋:移情、幽默感、创造力、延迟满足、承担对自我和他人的责任、发展维持人际关系、情感表现范围深广、坚实而清晰的心理疆界。 2.移情和同情不是一回事,移情需要超然物外。 3.成熟的幽默是复杂的,特点是不卑劣、能够接受他人的缺陷,能够看到生...  

评分

著名心理咨询专家武志红老师认为: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常使用的逻辑是:我对你这么好,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不是好孩子。 这种亲子关系中的“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貌似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将注意力放在了孩子身上,实际上是我们将自己的自恋幻觉强加在孩子身上而已。 《自私的...  

评分

快读完本书的时候,才突然注意到本书的中文名字是“自私的父母”,但英文却是“Children of self-absorbed”(直译为自私的孩子们)。很奇妙的一种体验,不知是该给翻译人一个差评,还是该给一个满分好评。哈哈,没错我相信你读完后也会有这种类似的微妙感受的。 讲真...  

评分

花了两周的时间,认真读完了这本书。原本以为这仅仅只是一本普通的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读完之后,才发现它其实是一本非常具有操作意义的可以疗伤类的书籍或者说是一类育儿书籍,书中有很多的测试题及各种量表,如果你认真做完其中的每一道题目,认真看完题后的每一段分析,你...  

评分

读研的时候,导师常常说,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接受自己,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一本自我治疗和告诫自己不要作恶的书。 1.不用原谅,往前走就好 我曾对自私、肆意妄为、滥用暴力(言语攻击、武力相加)的父母都十分憎恨。暗自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们都是第一次生而为人,父母也一样,抱抱他们。

评分

我得到了不少值得知道的观点。

评分

人精一样的作者是我们最好的同伴!

评分

也许是时代的原因,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行为,干涉孩子成长,用自己的行为准则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时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当参照物,负面情绪的表示时间多过于正能量。我从前以为是正常,直到自己有了宝宝,发现不愿意被对待的方式莫名变成自己习惯于对孩子发生的行为。这本书,给我很多启示

评分

我得到了不少值得知道的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