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安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苏珊•凯恩
出品人:
页数:267
译者:高洁
出版时间:2012-9-1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347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内向
  • 心理
  • 性格
  • 成长
  • 个人管理
  • 心灵成长
  • 修行
  • 安静
  • 内心世界
  • 自我成长
  • 情感共鸣
  • 平和生活
  • 心灵疗愈
  • 孤独之美
  • 简约生活
  • 专注时刻
  • 内在平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个世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内向者。相对于交谈,他们更喜欢聆听,相对于参加喧嚣的聚会,他们更倾向安静的阅读;他们致力于创造却不愿自我推销;他们宁愿一个人独立工作也不喜欢加入到小组的头脑风暴之中。虽然,他们常常被贴上“安静”的标签,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们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梵·高的向日葵到个人电脑的发明等等。

《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充满激情,既有给人深刻印象的研究,也有深入人心的真人真事,它向读者们展示了内向者是如何戏剧性地被低估,揭示了在这个错误的过程中世界失去了什么。作者带领读者从戴尔·卡内基的出生地到哈佛商学院,从托尼·罗宾斯的研习班到福音派大教堂,追溯20世纪外向理想型如何崛起,并探索其久远的影响。作者还采访了那些张扬、热情的美国学校里格格不入的亚裔学生,她质疑美国商业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认为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创造力会因强制性合作而被抹杀,内向者的领导潜质也会被忽略。她运用了最前沿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揭示外向者和内向者之间的惊人差异。

也许,最鼓舞人心之处在于,她向我们介绍了那些“外向行业”里的内向成功者--从一个演说之后需要沉浸在孤独中为自己充电的大学教授,到沉静地构思有效问题、打破销售记录的推销员。最终,她为每个人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从如何处理内向者、外向者之间的“矛盾”,到如何引导一个内向的孩子在需要的时候做一个“伪外向者”。《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拥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改变我们对待内向者的固有看法,同样,也会让内向者重新审视自我。

作者简介

珊·凯恩,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法学院。曾经是华尔街律师,现从事谈判、沟通技巧教育。她在内向、羞怯等主题上的文章经常发表于《纽约时报》和《今日心理学在线》。

译者简介:

高洁,生于山东,于香港城市大学获得传播与新媒体硕士;翻译爱好者,公关业中人。

目录信息

自序VII
引言 南北性格IX
第一部分 外向理想型
第1章 那群“不可一世又招人喜欢的家伙”的崛起3
第2章 魅力领导的迷思19
第3章 当合作扼杀了创造力57
第二部分 你的生理学倾向是真实的自己吗?
第4章 性情=天生的命运?85
第5章 超越性情103
第6章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政治家,而埃莉诺却道出了良知”119
第7章 华尔街崩溃了,巴菲特成功了145
第三部分 外向理想型充斥于所有文化传统中吗?
第8章 软实力171
第四部分 如何去爱,如何工作
第9章 何时你该戴上外向的面具?195
第10章 沟通障碍215
第11章 鞋匠与将军233
终章仙境259
注释一:贡献者263
注释二:关于内向者和外向者26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已经看得我晕头转向,基本上,不断地被作者搞二乎。其中不乏一些有意思的信息,比如对新生儿sensitivity(对外界敏感度)的观察,与日后内向外向的对比。比如,提到一个试验让high sensitivity的人和low sensitivity的人选耳机音量的对比和同时观测脑内被激活的程度 (...  

评分

“你知道我别无所求,只想有个安静的环境写写东西”,当我在校园里来来回回,来来回回地走,心心念念,心心念念地只有这句话。我不知道看起来偌大的校园,我要去哪里才能找到,才能找到一处没有白天和黑夜,没有喧嚣和吵闹,没有成群结队,没有熟人朋友的地方,任由我高兴就写...  

评分

在找工作时,我们简历上描述自己的时候,往往会写上:“性格开朗、善于沟通、组织能力强”等这样的字眼,不管自己是不是这样或者喜不喜欢这样。我们认为现在商业社会的主流是需要这样的人,而不喜欢性格沉默、不善于沟通、组织能力不强的人。有人说:“从个性文化发端起,我们...  

评分

评分

在找工作时,我们简历上描述自己的时候,往往会写上:“性格开朗、善于沟通、组织能力强”等这样的字眼,不管自己是不是这样或者喜不喜欢这样。我们认为现在商业社会的主流是需要这样的人,而不喜欢性格沉默、不善于沟通、组织能力不强的人。有人说:“从个性文化发端起,我们...  

用户评价

评分

内向或外向他们并没有哪个更好,内向者需要学会与自己的性格相处,与聒噪的世界相处。如果小时候父母就了解这一点

评分

挺好的角度,内向者虽有些生不逢时(外向理想型环境),却也因此得到了超能力一般的福利:慢思考,向内心。三分之一的可读性,五分之一的美国故事和心理实验,十分之一的核心观点,剩下的都是水。而读完之后,我的自我认知又发生偏差了。或许也可以说,每一个内向者在擅长而享受过程的领域中,就有外向的表征?我们只是需要不同的光笼罩罢了。7.10读毕。

评分

挺好的角度,内向者虽有些生不逢时(外向理想型环境),却也因此得到了超能力一般的福利:慢思考,向内心。三分之一的可读性,五分之一的美国故事和心理实验,十分之一的核心观点,剩下的都是水。而读完之后,我的自我认知又发生偏差了。或许也可以说,每一个内向者在擅长而享受过程的领域中,就有外向的表征?我们只是需要不同的光笼罩罢了。7.10读毕。

评分

童年阴影之一,就是每次客人来家里都要被说: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爱说话。之前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想要把自己变得更加“外向”,但现在反而更接受书里的观点:生活的秘诀就在于把自己放在合适的灯光之下。有效利用自己的禀赋,去做自己喜欢或有意义的事情。接受自己,找到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这是无论内向还是外向的人都应该做的事。

评分

对我非常有用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