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秘史:奇迹的崛起、帝国的躁动与迷惘的未来》内容简介:索尼从东京轰炸后的废墟中起步,最初只是小作坊,后来成为全球电子产品及大众文化的代表,索尼的故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传奇之一。在《索尼秘史:奇迹的崛起、帝国的躁动与迷惘的未来》中,作者约翰•内森对索尼公司的传奇故事进行了剖析,掀开了这个曾经是全球最成功、最神秘企业的面纱。他揭秘了索尼公司的那些重大胜利——从彩色电视机到CD机,以及那些灾难性的失败——从Betamax盒式视频录相机到付出重大代价的哥伦比亚影公司收购案;在这些事件中,索尼高层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现场回放般的细致呈现。凭借对日本文化无与伦比的了解,加之可以不受限制地访谈索尼任何人员、察看任何内部资料,内森绘制了一张复杂的索尼情感地图,这一点是前所未有的。内森在翻译三岛由纪夫和大江健三郎作品的过程中磨炼了小说写作的技巧,他深刻刻画了谜一般的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贵族气派、独断专行的首席执行官大贺典雄,以及实行痛苦变革的激进领导人出井伸之。内森还揭秘了索尼帝国怎样发明了革命性的彩色电视机,如何用大胆营销打败产品质量稍逊但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对手,在与主要竞争对手飞利浦缔结伙伴关系时如何放弃了传统的观念,如何在日本经济萎靡不振时取得成功,以及在新世纪打算作出哪些创新、实施哪些战略。内森权威睿智地揭开了索尼帝国的种种神话,精心推出了一部独一无二的企业大剧。《索尼秘史:奇迹的崛起、帝国的躁动与迷惘的未来》既是一部令人振奋、鼓舞人心的创业史,也是对忠诚及其结果深刻痛切的记录。
在本书成稿时的1998年,索尼的发展如日中天,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第30位。当时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索尼竟然战胜了可口可乐和通用电气,成为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知名度最高、商业价值最高的品牌。 进入21世纪,索尼的电子产品开始走下坡路,索尼进入艰难转型期,业务重心转向...
评分在本书成稿时的1998年,索尼的发展如日中天,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第30位。当时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索尼竟然战胜了可口可乐和通用电气,成为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知名度最高、商业价值最高的品牌。 进入21世纪,索尼的电子产品开始走下坡路,索尼进入艰难转型期,业务重心转向...
评分索尼曾经是日本企业界的骄傲,以至于邓小平第一次出访日本就选择了拜访索尼公司来学习企业管理的知识,而索尼对于刚刚迎来改革开放的中国人也十分热情。 对于中国成长与经济起飞年代的青少年来说,尽管时不时会有媒体会发出抵制日货的呼声,但是索尼的产品从没有真正意义...
评分《索尼的私人生活》英文叫做Sony: The Private Life。译名并不准确。书中还有些明显的翻译错误,比如不知道“机顶盒”该怎么译,比如把authorize译作“权威”等等,还有些地方译得莫名其妙,猜不出来原文是什么,没有做到“信”,更谈不上“雅”,不过总的说来还算“达”。 这...
评分在本书成稿时的1998年,索尼的发展如日中天,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第30位。当时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索尼竟然战胜了可口可乐和通用电气,成为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知名度最高、商业价值最高的品牌。 进入21世纪,索尼的电子产品开始走下坡路,索尼进入艰难转型期,业务重心转向...
书中出井伸之提出的“数码梦想弄潮儿”的中文有些令人陌生,它的英文更能打动我:“Digital Dream Kids”。那是1995年,我和朋友们初识索尼的时代。今天再看这三个单词已经有种怀旧的气氛,现在的时髦是analog,digital算old school。
评分因为我是索粉。
评分每天听本书里面的,三代领导人的感情让人差异
评分买之前以为这书是讲索尼公司从建厂到现在的发展经过,主要是以为生产电器的发展经过,但没曾想中间2章着重介绍索尼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而这书写于1999,距今14年这14年索尼的发展我也想看。失望啊,不过好在终于知道为何起名叫索尼公司了。如果有根我同样对索尼公司电子产品发展史感兴趣的读者建议不要买这书。
评分普莱士代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