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稼祥,北京市民。1955年生于安徽省铜陵县大通镇河南咀江边渔村。1982年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11月被中央办公厅高级研究编辑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副研究员;2000年3月赴美客居坎布里奇,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3年。长期从事经济、政治、国际政治、企业战略以及中国传统谋略思想研究,在政界、学界和商界均有阅历。主要作品有:《邓小平:思想与实践》、《股份化:进一步改革的思路》、《新权威主义述评》、《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民主进程中的中国崛起》、《果壳里的帝国:洲级国家时代的中国战略》、《一杯沧海》等。
《入世心法:从历史看加减》:“做加法”还是“做减法”,这两个老挂在嘴边的词无形中已约定俗成为当今国人为人处世的集体智慧,殊不知加减法的产权人就是本书《人世心法》的作者吴稼祥先生。他要让我们牢记加减法乃人生的第一大法。
文笔优美,可以让你忽视他的“功能性” 功能强悍,可以让你忘却他的“文学性” 既有谋略的大开大阖,又有厚黑的实用尖刻
评分随便翻了翻,书中的举例谬误与偏颇比比皆是: 1,15页“毛的错误,在于他应该运用加法的时期主要用了减法”,看作者旁征博引,按道理对中国历史的驭人之道纵横之术应该了如指掌,朱元璋登基后大杀功臣,取消相位,都是所谓的“减法”,其目的就是想皇朝万代相传,权力金汤永固。...
评分中国自古以来,策士、谋士、军师层出不穷,《孙子兵法》《黄石兵法》《尉缭子》《三十六计》等兵书韬略汗牛充栋。 谋略在天下大乱、豪强并起、逐鹿中原的时代大放异彩,比如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隋末唐初、元末明初、晚清,吕尚、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的运筹帷幄之功怎么强调都...
评分 评分静、幽、柔、顺、变、高、低
评分看着真累,心机太多,累得慌
评分写的挺好,可惜电子版只到第五章
评分天道之体以否泰为主,人之道以损益为主。在本书里,否泰即是自然的加减,而损益即是人为的加减。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物极则反、祸福相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是谓“道”、“中庸”、“黄金分割之美”。也就是“恰到好处”。 即是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的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评分初读只觉意味了了,但等到读完全书还是觉得作者对人生有过认真的思考和探究的。虽然他的文笔只算中上,境界也稍欠一步到达入室之境,但读完后的对自己处世方法的裨益还是很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