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與世界的

昨天的與世界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羅誌田
出品人:
頁數:313
译者:
出版時間:2007-01-01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1368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羅誌田
  • 思想史
  • 曆史
  • 中國近代史
  • 文化
  • 文化漫談
  • 近代史
  • 晚近以來中國之種種
  • 迴憶
  • 世界
  • 時間
  • 生活
  • 情感
  • 成長
  • 探索
  • 孤獨
  • 連接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文化的教育

1、物質與文質:20世紀中國文化的反思(《光明日報》2000年12月26日)

2、社會心態的“貧寒子弟化”:從有與無的比較說起(《開放時代》2001年1期)

3、以平常心見證曆史時刻(《北京大學學報》2003年3期)

4、學會共處:“雙不贏”未必“雙輸”——也說大學“土政策”(《開放時代》2001年2期)

二、社會的學術

5、學術與社會的互動有感(《讀書》2001年5期)

6、業餘“學術警察”心態與學術打假(《讀書》2000年7期,題目有更易,後半部分刪)

7、打倒與建立:再說學術打假(《東方文化》2001年6期)

8、學者立言宜謹慎——也說中美外交中的“承認”與“認識到”(《東方文化》2002年第2期)有“作者附誌”

9、學術規範的主要目的是建設而非防弊——呼應王笛先生(《開放時代》2002年2期》

10、論文評審與學術創新(《文史知識》2003年9期)

11、人鬼共舞:學術的多重圍城式錶現(《東方文化》2002年4期)

三、學術的履跡

12、近代中國學術分科的演變(《光明日報》2002年3月26日)

13、“賽先生”與國學(《讀書》2001年2期)

14、整理國故與文學史研究——緻鬍適的一封信(《中國社會曆史評論》第4捲)

15、與《光明日報》記者談史學(《光明日報》2002年3月21日)有“作者附誌”

16、史無定嚮:思想史的社會視角稗說(《開放時代》2003年5期)

四、史學的書

17、姑妄言之——曆史專業本科生可讀的一些書(《南方周末》2004年7月1日)

18、評《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係譜》(《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25捲)

19、2000年7月齣版的兩本“好書”(這是為《中華讀書報》“好書告訴你”欄目寫的新書介紹,刊於該報2001年11月28日)

20、通過日本認識西方的梁啓超(《南方周末》2002年11月28日)

21、中國現代史上的自由主義(《二十一世紀》2002年12月號)

22、嘗試大同:講述老百姓的故事(《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2期)

23、曆史的不完全:新詩的曆史和幾成曆史的新詩(《萬象》8捲9期,2006年12月)

24、從國際發現中國曆史(《二十一世紀》2006年6月號)

五、從文化看政治

25、18世紀清代“多主製”與《賓禮》(《清史研究》2001年4期)

26、數韆年中大舉動:廢科舉百年反思(《二十一世紀》2005年6月號,有較大改動)

27、從文化視角看辛亥革命前夕的派彆分野(《文史知識》2001年8期)

28、國粹與歐化:從清季到民初的觀念傳承(《讀書》2002年1期)

29、民族主義與民國政治(《開放時代》2000年5月號)

六、影響曆史的人物

30、張之洞與“中體西用”(《南方周末》2004年6月17日)

31、有計劃的死:梁濟對民初共和體製的失望(《南方周末》2006年11月30日)

32、國器章太炎(《南方周末》2005年8月11日)

33、疾病與曆史:非常威爾遜(《南方周末》2004年8月12日)

34、嘗試夢想的鬍適其人(《萬象》2006年5期)

35、兩個質疑留學的留學生——讀梅光迪緻鬍適書信,1910-1913(《東方文化》2003年4期)

36、話語四韆年:傅斯年眼中的中國通史(《南方周末》2004年4月8日)

著者簡介

羅誌田,1952年生,四川大學曆史係77級畢業,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曆任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夢——鬍適傳》(1995)、《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1998)、《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1999)、《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政治》(2001)、《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與學術掠影》(2001)、《國傢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2003)、《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文化與學術》(2003)、《近代中國史學十論》(2003)等。

圖書目錄

自 序/1
一 文化的教育
物質與文質:20世紀中國文化的反思/3
社會心態的“貧寒子弟化”:從有與無的比較說起/9
以平常心見證曆史時刻/15
學會共處:“雙不贏”未必“雙輸”——也說大學的“土政策”/26
二 社會的學術
學術與社會的互動有感/41
業餘“學術警察”心態與學術打假/45
打倒與建立:再說學術打假/49
學者立言宜謹慎
——也說中美外交中的“承認”與“認識到”/56
學術規範的主要目的是建設而非防弊
——呼應王笛先生/64
論文評審與學術創新/77
人鬼共舞:學術的多重圍城式錶現/85
三 學術的屢跡
近代中國學術分科的演變/97
“賽先生”與國學/102
整理國故與文學史研究
——跋鬍適的一封信/111
與《光明日報》記者談史學/125
答《三聯生活周刊》問近代史/135
史無定嚮:思想史的社會視角稗說/138
四 史學的書
姑妄言之
——曆史專業本科生可讀的一些書/151
評《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係譜》/155
2000年7月齣版的兩本“好書”/159
通過日本認識西方的梁啓超/161
中國現代史上的自由主義/165
嘗試大同:講述老百姓的故事/171
曆史的不完全:新詩的曆史和幾成曆史的新詩/178
從國際發現中國曆史/187
五 從文化看政治
18世紀清代“多主製”與《賓禮》/195
數韆年中大舉動:廢科舉百年反思/204
從文化視角看辛亥革命前夕的派彆分野/222
國粹與歐化:從清季到民初的觀念傳承/228
民族主義與民國政治/236
六 影響曆史的人物
張之洞與“中體西用”/251
有計劃的死:梁濟對民初共和體製的失望/260
國器章太炎/269
疾病與曆史:非常威爾遜/279
嘗試夢想的鬍適其人/287
兩個質疑留學的留學生
——讀梅光迪緻鬍適書信,1910—1913/296
語語四韆年:傅斯年眼中的中國通史/30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盡管羅先生一開始就說這不是學術文章,但看完後發覺絲毫不比學術文章簡單。又對現實的關懷,也有對曆史的關照,基本上是有理有節,進退有據。

评分

讀其似乎缺少一種流暢感,但內在理路可以追尋

评分

又是吃早飯的時候翻瞭翻,選瞭一些以前沒看過的文章,有些放到現在也不過時。

评分

對學術史和學術打假問題的看法很有趣,研究視野很寬,但似乎不是很優秀的寫作者。

评分

讀其似乎缺少一種流暢感,但內在理路可以追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