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集收錄瞭勞拉·穆爾維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對象從《夏娜》(Xala)、《公民凱恩》(Citizen Kane)、《藍絲絨》(Blue Velvet)等電影,到藝術傢吉米·杜漢姆的裝置藝術和女性主義攝影師辛迪·捨曼的攝影作品,涉獵十分廣泛。
文集集中探討瞭馬剋思和弗洛伊德發展齣來的戀物概念,及其與藝術文本的關聯方式。勞拉·穆爾維在這裏重返當代文化理論中糾結在一起的許多復雜問題,尤其是觀看、幻想、理論化和曆史變遷過程之間的聯係。哪種言說方式可以錶明“奇觀社會”的特徵?如何利用“好奇心“來解釋大眾文化的政治?這正是該文集試圖解決的挑戰性問題。
勞拉·穆爾維(Laura Mulvey,1941- ):當代著名的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傢、導演、製片人,畢業於牛津大學,曾在英國電影協會任職多年,現為英國倫敦大學伯剋貝剋學院(Birkbeck College)電影與媒體研究教授。
其代錶作包括:論文“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1975);著作《視覺快感與其他快感》(Visual and Other Pleasures,1989)、《戀物與好奇》(Fetishism and Curiosity,1996)、《24倍速的死亡:靜止與移動的形象》(Death 24X a Second:Stillness and the Moving Image,2006)。
1970-1980年代,勞拉·穆爾維以先鋒電影製作者著稱,與彼得·沃倫(Peter Wollen)聯袂編劇並執導瞭《亞馬遜女王》(Penthesilea:Queen of the Amazons,1975)、《斯芬剋斯之謎》(Riddles of the Sphinx,1977)、《艾米!》(AMY!,1980)、《看水晶球》(Crystal Gzaing,1982年)、《筆姬彆戀》(Frida Kahlo and Tina Modotti,1982)等電影。1991年,勞拉·穆爾維重返電影製作,與馬剋·劉易斯(Mark Lewis)聯袂導演瞭《恥碑》(Disgraced Monuments)。
看过此书,简单的说,我把恋物不理解为执着收集某物,当然收藏也是恋物一个具体的表现方式,在书中穆尔维分析<公民凯恩>的时候也有分析这个表现.但是恋物应该从更深的心理机制上来理解,是赋予物以它原本没有的意义而掩盖一些原初的恐惧等,佛落伊德认为是阉割恐惧,也是因为支持信仰...
評分一个有吸引力的书名,一本完全读不下去的书。原来是一本研究电影的论文集。 书的腰封摘要文字如下:我一直把恋物视为否定知识、支持信念的一种心理和社会结构,把好奇——即去了解的欲望,视为恋物盲点的对应物。我不是把恋物和好奇看做不可调和地对立的两极,而是试图发现它们...
評分根据劳拉·穆尔维关于主流商业电影的女性主义阐释,首先体现在影像叙事中的模式是建构在男人/女人、看/被看、主动/被动、主体/客体的一系列二项对立式间的叙述与影像序列。坐在影院的观众随同影片创作者所传达的这种模式一起,在以男性主义窥视女性形象过程中获得观影快感...
評分看过此书,简单的说,我把恋物不理解为执着收集某物,当然收藏也是恋物一个具体的表现方式,在书中穆尔维分析<公民凯恩>的时候也有分析这个表现.但是恋物应该从更深的心理机制上来理解,是赋予物以它原本没有的意义而掩盖一些原初的恐惧等,佛落伊德认为是阉割恐惧,也是因为支持信仰...
這翻譯完全讀不下去
评分08 10
评分媽的……老子看不懂……那彎彎繞的糾結得我……不知道是翻譯問題還是原著問題……
评分學術。。曆練之後在看吧……
评分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 翻譯的有點繞 @2011-08-29 18:42:40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