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

正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不丹]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出品人:
页数:168
译者:姚仁喜
出版时间:2007-1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72245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佛学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宗教
  • 哲学
  • 佛教
  • 正见
  • 思想
  • 西藏
  • 哲学
  • 智慧
  • 正见
  • 修行
  • 觉悟
  • 思维
  • 人生
  • 解脱
  • 内心
  • 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这本书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以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佛教最核心的四法印见地,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佛菩萨大悲大愿。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是藏传佛教的老师,也是闻名影坛的导演。在书中,他以电影的虚拟实境,巧妙地比喻我们身处的幻相世界;而证悟的过程就彷佛脱去妄念所带来的层层蔽障,了解因缘的善变与无常;因而放下我执,迈向醒觉之路。

他爽洁而利落地破除常人对佛教徒的误解:佛教徒等于祥和与非暴力;其实,这并非佛法的核心。对于要成为一位佛教徒,你必须接受佛教的四法印见地: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一切情绪都是痛苦,一切事物无自性,以及证悟超越概念。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实证的经验加以分析,体现四见地最精要的部分,对于修行者有甚大的帮助。有缘读此书的人,都能更清楚地见识到法教的神髓,了悟无常,解脱万千烦恼;原来,佛教徒不只是着僧袍、坐禅、戒荤食与禁欲;而是觉知这四种见地,化解对如幻世事的执着。

作者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不论在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的眼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都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对佛教徒而言,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其清新、幽默、高证量的说法方式,吸引了全世界众多信徒的追随,其爽洁而又带刚强之气的独特形象,为新一代的修行人树立了典范。对非佛教徒而言,他是全世界唯一的「喇嘛导演」。他曾随贝托鲁奇学习电影,并且协助拍摄「小活佛」;他所拍摄的第一部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曾经是票房黑马,因此取得拍摄「旅行者与魔术师」的资金,在金马影展掀起一阵旋风。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电影蕴含惊人的能量及丰富的人文精神,犹如一股清流,在世界各大影展屡获佳评、获奖连连,更培养出一群追随的工作人员及影迷。同时身为佛教上师与电影导演,二者角色看似冲突,但仁波切以一句:「电影可以视为现代的唐卡(传统西藏佛教绘画)。」说明了他的理念,也充分表现了仁波切不为传统及名相所缚的风格。

目录信息

简体中文版序
胡因梦推荐序 生命的真谛
李连杰推荐序 一场没有戏的好戏
译者序
自序 又是一本介绍佛教的书
第一章 造作与无常
婴儿摇鼓及其它分心物
追寻真理可能会像个坏事
佛陀的发现
「在目前是」
然而我们仍然忽略它
不稳定性
因与缘:蛋已煮熟,你无法改变它
明了的利益
情人眼里出西施
无常是好消息
老沙弥的故事
第二章 情绪和痛苦
个人快乐的定义
社会化的快乐定义
无法计数的各种情绪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习气:自我的盟友
与自我作战
那么爱呢?
第三章 一切是空
抓住空性
我们有限的逻辑
昨日之河流:接受部份逻辑
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相对真理:有「某种程度」的存在
「是你的执着困住了你」
实相:不是寓言,不是魔术,不会致命
领带与情绪的圈套
佛陀的教法:佛法作为安慰剂
明了的利益:续集
第四章 涅盘超越概念(涅盘寂静)
天堂:终极的假期?
快乐不是目标
快乐的陷阱
希望以及本初清净
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
什么样的感觉?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没有分别,没有概念,没有牵绊
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结论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
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深入了解业报,清净和非暴力
四法印:无法分割的整体
出离中的丰富
茶杯与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修持祥和
后记
感谢
出版社附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正见》中有句话:“正确的姿势不只容易做到,而且十分经济,它还能让你的情绪不被快速反应所控制。它给了你一些空间,让你更清醒。”《正见》并不是一本谈瑜伽的书,但用这句话来形容瑜伽体式何其恰适!我现在已经将这句话作为我瑜伽练习的指南了。 长期伏案的不良姿势造成...  

评分

《正见》-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2007 此书是我的大爱,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是头绪太多,无从写起。或者又对自己说,了解了就好了,没什么好写的。LY同学昨天却给了我一个契机,嘿嘿。 我的重要感想包括: 1. 佛教几乎不像宗教,悉达多没有叫你把他当神或偶像崇拜。它更是一种...  

评分

评分

说起来,我并不是一位佛教徒。 如果引用作者所说的“合格佛教徒”定义来讲,我连“非合格”都达不到,并不是皈依与否的区别,是我自己还心存怀疑。 每一个开始相信佛教的人,都会有各自的故事,而这所有我们统称为“个人因缘”。 至于我自己的因缘,则是通过教义令我明白了我执...  

评分

说起来,我并不是一位佛教徒。 如果引用作者所说的“合格佛教徒”定义来讲,我连“非合格”都达不到,并不是皈依与否的区别,是我自己还心存怀疑。 每一个开始相信佛教的人,都会有各自的故事,而这所有我们统称为“个人因缘”。 至于我自己的因缘,则是通过教义令我明白了我执...  

用户评价

评分

佛教四法印通俗讲义

评分

书的最后一句话”愿它带来某些好奇心“。 我想这个目的应该是达到了。看到这句话为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良苦用心小感动了一下。

评分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善用真正的自由,只因为我们无法免除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与恐惧。

评分

生命就是无常。所以太过执着或心怀执念都会将自己引向虚无,不要被他人的情绪所控制,寻找自己的觉知。世间伦理道德虽然外表不同,但内在大抵还是有共通之处的。

评分

很棒的书。对于不能掌握自己喜怒哀乐的人,还有那些看不透世事的人,看了会觉得眼界顿开的。我会推荐我身边亲近的人看,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也没有什么信仰,但是这个不是宣扬迷信。佛教在中国被世俗化了很多,很多人误认为是迷信,封建,落后的文化,这个是不对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