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於1939年11月18日齣生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在傢排行老二,有一兄,一妹。父親是森林植物學傢,母親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主修傢政。阿特伍德七歲時,全傢移居多倫多,父親則任教多倫多大學。
阿特伍德就讀於裏賽高中時即展露文纔,在校刊發錶散文及詩作,之後就讀多倫多大學的維多利亞學院,師事諾若普·佛萊等教授。畢業時榮獲伍卓·威爾森(Woodrow Wilson)奬學金,繼續在哈佛大學攻讀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文學,師承傑隆·巴剋利,二十三歲獲碩士學位,隨即留在哈佛攻讀博士課程。1966年自從她的第二本詩集《圈戲》齣版後,阿特伍德在加拿大文學界就聲名大噪。目前阿特伍德與小說傢格姆·吉伯森及女兒潔思定居多倫多市。
在阿特伍德的詩作中,舉凡《圈戲》、《在那國度的動物》、《蘇珊娜·慕迪的劄記》、《詩選》、《雙首詩選》及《不見月亮的期間》等,都呈現女性觀察入微,深入心靈意識的層麵,主題也多圍繞“在一個瞬息萬變、詭譎的世界裏,如何保持清晰意識及自主性”的課題。
1976年的《女法師》、1986年的《貼身仕女的故事》、1988年的《貓眼》、1993年的《強盜新娘》、1996年《彆名葛莉絲》及近作2000年8月齣版的《盲刺客》皆以獨特的阿特伍德敘事手法、復雜的情節鋪陳以及女性意識的勾勒,吸引廣大的讀者。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是當代加拿大著名女作傢,本書是她最重要的作品,並榮獲英國文學最高奬——布剋奬。
這是一部結構復雜奇巧、故事裏套故事的小說。小說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勞拉,小說一開始就在車禍中死去;另一個是她姐姐艾麗絲,生活在死者的陰影中,迴憶著快被湮沒的往事。有關《盲刺客》的故事是勞拉生前寫的,描述瞭在動蕩的20世紀30年代,一個富傢小姐和一個在逃的窮小夥子的戀情。同時,這對戀人想象齣瞭發生在另一個星球的故事。這個虛構的故事裏充滿瞭愛、犧牲和背叛。而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艾麗絲嫁給瞭富商理查德,在外人看來,這是一樁美滿的婚姻。殊不知,理查德將魔爪伸嚮瞭小姨子勞拉,於是,勞拉的車禍就令人産生瞭懷疑……
第三章 阿维隆庄园 P73 阿黛莉娅的任务是为宴会配菜订菜,然后还要提防被人瞧见自己在大吃大喝。按当时的习俗,妇女在公众场合只能斯文地小口慢吃,而大嚼大咽的动作是十分粗俗的。我猜想,宴会过后她一定叫人把一盘子食物送到她的房间去。她十指并用,大吃一顿。 P77 “疼...
評分booker的这个奖很有趣,很英国,当诺贝尔越来越奥斯卡化的时候,它还保持着纯朴的疯癫精神。通过收集近些年的booker奖作品之后,发现这是个旨在奖励有趣但是无聊小说的奖项,类似中国的故事会吧。情节有趣,意义无聊或者根本就没意义。盲刺客是2000年的获奖作品,时年作者已六...
評分 評分一般看来,如果译者的笔力够用,并明了原文作者最为看重的就是作品的开篇,它的第一节、第一个句子的话,并在这里同样下过功夫的话,那么这译者应该还算不错。 原文第一段为五句,最后两句是: Chunks of the bridge fell on top of it.Nothing much was left of her but c...
評分很久以前的东西,翻出来一下。 《盲刺客》[加拿大]玛•阿特伍德 著 韩忠华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THE BLIND ASSASSIN MARGARET ATWOOD Virago Press 第一章 桥 P3, 第一段 大战结束后的第十天,我妹妹劳拉开车坠下了桥。这座桥正在进行维修:她的汽车径直闯过了桥上的“...
任何溢美之詞在它麵前都是無力的。
评分盲刺客自身就是受壓迫被損害的,啞女也是。但是由於盲刺客本身的盲視以及啞女對於睏境的難以錶達,造成瞭最終被狼吃掉的悲劇。等同於外層故事中愛麗絲的生活雖然也有悲劇,但勞拉的悲劇更多的是由於姐姐對生活的妥協和對妹妹的關心隻停留在膚淺的層次。
评分屎一樣的前言
评分能有這樣順暢的閱讀體驗的譯本小說真心鳳毛麟角。阿特伍德是個文學天纔,天纔就是對世間萬物之間聯係的靈透領悟,看那俯拾即是的詩性比喻。這幾乎是練習不來的。500多頁,意猶未盡。
评分一個老婦人的絮叨,像注水的麥卡勒斯。所謂結構精巧、文筆細膩毀在囉嗦的敘事中,沉悶而無聊。原以為我一定會喜歡這部小說的。很失望。讀過四本布剋奬小說,無一例外的沉悶,以後一定敬而遠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