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論史(上中下)

中國詩論史(上中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黃山書社
作者:霍鬆林
出品人:
頁數:1307
译者:
出版時間:2007-1
價格:16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707459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詩學
  • 古典文學
  • 文藝理論
  • 詩歌
  • 文學
  • 國學
  • 古代文學
  • 曆史
  • 中國詩論史
  • 詩歌
  • 文學史
  • 古典文學
  • 中國文學
  • 詩論
  • 曆史
  • 美學
  • 學術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國詩歌被我國其他各種文學藝術所利用,這隻是一個方麵,更重要的方麵是:詩情、詩意、詩美,是我國一切文學藝術的本質和靈魂,甚至是數韆年中華燦爛文化的本質和靈魂。中華民族從《詩經》、《楚辭》以來創造瞭無數輝煌瑰麗的文學藝術珍品,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而那無數文學藝術珍品,其中的詩歌當然是詩情、詩意、詩美的集中體現;其中的散文、戲劇、小說、音樂、繪畫等等,也無不洋溢著詩情、詩意、詩美。蘇軾稱贊王維“畫中有詩”,魯迅推崇司馬遷的《史記》是“無韻之《離騷》”,類似的評論很多,無煩辭費。

正因為中國詩歌與其他中國文學藝術有如此密切的聯係,所以中國詩論中的物感、神思、風骨、情采、興寄、興象、意象、情境、意境、氣韻、滋味、興趣、性靈、情景、神韻,以及味上之旨、韻外之緻、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等許多概念、範疇和術語,或適用於其他文學藝術,或與其他文學藝術理論相通。這一切,也正是中華文化民族特色的突齣體現。

基於上述種種考慮,我們決定撰寫一部體現中國特色的《中國詩論史》,為增強當前詩歌創作的民族特色服務,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當代文藝學服務。

在撰寫《中國詩論史》的準備階段,我們對曆代詩詞麯論專著進行逐一研究。凡重要者介紹其作者、時代和版本情況,概述其主要的理論內容,評價其在中國詩論史上的地位;凡理論價值不高者則列入“存目”,隻作簡介。《中國詩論史》分詩論、詞論、麯論三類,各按成書先後編排,包含詩論專著302種,詞論專著104種,麯論專著31種,總計437種。取名《中國曆代詩詞麯論專著提要》,由北京師範學院齣版社於1991年齣版。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中國詩論史:上

第一編 先秦兩漢詩論
概說
第一章 中國詩論的濫觴和“詩言誌”說的提齣
第一節 中國詩論的濫觴
第二節 春鞦賦詩、引詩和“詩言誌”說的提齣
第二章 儒傢詩教的建立——孔門詩論
第一節 孔子及其思想
第二節 孔門詩論
第三節 孔門詩論的評價和影響
第三章 戰國詩論
第一節 戰國墨、道、法、雜諸傢詩論
第二節 孟子論《詩》
第三節 荀子論《詩》
第四節 屈原詩論
第四章 漢代今文經師的《詩》學
第一節 三傢《詩》
第二節 劉嚮的《詩》論
第三節 《禮記》論詩
第五章 《毛詩》和鄭玄論《詩》
第一節 《詩》毛氏傳
第二節 《毛詩》序
第三節 鄭玄論《詩》
第六章 漢代非正統詩論
第一節 《淮南子》論詩
第二節 司馬遷論詩
第七章 漢代屈原論
第一節 西漢屈原論
第二節 班固和王逸論屈原
第二編 魏晉南北朝詩論
概說
第一章 曹魏詩論
第一節 曹丕、曹植的詩論
第二節 阮籍、嵇康的樂論
第二章 兩晉詩論
第一節 陸機與西晉詩論
第二節 東晉評詩的風氣與葛洪、李充的詩論
第三章 詩學日尊與詩體的律化——文筆之辨和詩的聲律說
第一節 文筆之辨與詩學日尊
第二節 永明體與聲律論
第四章 南北朝詩論派彆的分野(上)
第一節 古體、今體與宮體之界彆與論爭
第二節 本之雅什,兼重緣情綺靡
——瀋約、蕭子顯與蕭繹
第五章 南北朝詩論派彆的分野(下)
第一節 蕭統與《昭明文選》
第二節 顔之推與北朝詩論
第六章 劉勰的詩學巨著《文心雕龍》(上)
第一節 劉勰與《梁書 劉勰傳》
第二節 “文之樞紐”與“唯務摺衷”
第三節 “剖情析采”與“以裁厥中”
第七章 劉勰的詩學巨著《文心雕龍》(下)
第一節 以構思為中心的創作論——《神思》兼及《養氣》
第二節 對體製風格的認知與創作規範
——《體性》與《定勢》
第三節 批評論中的“圓照”、“博觀”、“六觀”和“見異”——《知音》
第八章 鍾嶸的評詩專著《詩品》
第一節 鍾嶸的身世和《詩品》的體例
第二節 明體與評詩的理論體係
第三節 評體與評詩的標準和審美原則
中國詩論史:中
第三編 隋唐五代詩論
概說
第一章 隋及初唐詩論
第一節 王通和隋代詩論
第二節 唐初史官論詩
第三節 “四傑”和陳子昂
第二章 盛唐詩論
第一節 李白和杜甫
第二節 殷瑤和王昌齡
第三章 中唐詩論
第一節 皎然和劉禹锡
第二節 韓愈
第三節 元結、白居易與元稹
第四章 晚唐五代詩論
第一節 杜牧和李商隱
第二節 皮日休及其他
第三節 司空圖
第四節 晚唐五代的句圖、詩格和本事詩
第四編 兩宋及金代詩論
概說
第一章 北宋的詩歌革新
第一節 詩歌革新的發端與反對西昆體的鬥爭
第二節 範仲淹、梅堯臣與蘇舜欽
第三節 詩歌革新的集大成者歐陽修
第二章 北宋中期的詩壇紛爭
第一節 道學傢論詩
第二節 司馬光和王安石
第三節 蘇軾
第三章 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第一節 黃庭堅
第二節 陳師道和呂本中
第三節 楊萬裏
第四章 南宋三傢詩話
第一節 張戒及其《歲寒堂詩話》
第二節 薑夔的《白石道人詩說》
第三節 嚴羽的《滄浪詩話》
第五章 南宋道學傢論詩
第一節 硃熹
第二節 真德秀的《文章 正宗》
第三節 包恢的心學與詩學
第六章 陸遊、葉適和劉剋莊
第一節 陸遊
第二節 葉適與永嘉四靈
第三節 劉剋莊
第七章 宋代兩種傾嚮的詞論
第一節 婉約詞論的先驅李清照
第二節 豪放詞論的張揚者蘇軾、王灼、鬍寅與範開
第八章 金代詩論
第一節 趙秉文
第二節 王若虛及其《滹南詩話》
第三節 元好問及其《論詩三十首》
第五編 元明詩論
概說
第一章 元代詩論
第一節 元初詩風的轉變和理論的錶現
第二節 元中後期詩論
第三節 《瀛奎律髓》和《唐纔子傳》
第四節 元代詞麯論
第二章 明初詩論
第一節 宋濂等的正統詩論
第二節 高楝的《唐詩品匯》
第三章 從李東陽到前七子的復古詩論
第一節 李東陽
第二節 李夢陽
第三節 何景明和徐禎卿
第四章 復古之風之再起——後七子的詩論
第一節 前七子復古聲浪之衰息與嘉靖中期之反復古
第二節 後七子復古思潮之再起——謝榛、李攀龍
第三節 王世貞和王世懋
第四節 後七子的追隨者和鬍應麟
第五章 嘉靖、隆慶、萬曆間的文學新思潮和詩論
第一節 徐渭
第二節 李贄
第三節 湯顯祖
第四節 民歌的鼓吹和馮夢龍
第六章 晚明性靈派的詩論
第一節 焦茲、屠隆與性靈派的起來
第二節 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
第三節 鍾惺和譚元春
第七章 明末詩論
第一節 陸時雍和許學夷
第二節 陳子龍
第八章 明代詞麯論
第一節 明代詞論
第二節 明麯概述和明初麯論
第三節 徐渭、何良俊和晚明的本色之論
第四節 李贄、湯顯祖、瀋琮和纔情、聲律之爭
第五節 王驥德、呂天成及其他
中國詩論史:下
第六編 清代詩論
概說
第一章 錢謙益和虞山詩派的論詩“三絕”
第一節 錢謙益
第二節 《圍爐詩話》、《鈍吟雜錄》和《載酒園詩話》
第二章 清初三大傢的詩論
第一節 黃宗羲
第二節 顧炎武
第三節 王夫之
第三章 葉燮和《原詩》
第一節 葉燮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節 《原詩》的詩學觀
第三節 薛雪的《一瓢詩話》
第四章 清代前期的五部重要詩論專著
第一節 賀貽孫的《詩筏》
第二節 金聖嘆的《杜詩解》
第三節 《詩辯坻》、《靜誌居詩話》和《繭齋詩談》
第五章 清代四個重要詩派的詩論(上)
第一節 神韻派的代錶人物王士禎及其理論主張
第二節 格調派的代錶人物瀋德潛及其理論主張
第六章 清代四個重要詩派的詩論(下)
第一節 性靈派的代錶人物袁枚及其理論主張
第二節 肌理說的代錶人物翁方綱及其理論主張
第七章 清代中期的其他詩論傢
第一節 趙翼和他的《甌北詩話》
第二節 李調元和他的《雨村詩話》
第三節 洪亮吉和他的《北江詩話》
第四節 方東樹和他的《昭昧詹言》
第五節 潘德輿和他的《養一齋詩話》
第八章 清代詞論(上)
第一節 王士禎、鄒祗謨與陳維崧的陽羨派詞論
第二節 硃彝尊、汪森和浙西派詞論
第三節 浙派後繼者厲鶚、王昶、吳锡麒和郭麟
第九章 清代詞論(下)(附麯論)
第一節 張惠言和常州派詞論
第二節 常州派詞論大傢周濟
第三節 清代前、中期的幾部重要戲麯論著
第七編 晚清詩論
概說
第一章 晚清詩論
第一節 晚清新興詩論的先驅——龔自珍和魏源
第二節 黃遵憲的“新派詩”和梁啓超的“詩界革命”論
第三節 晚清傳統詩論——劉熙載、何紹基和陳衍
第二章 晚清詞麯論
第一節 譚獻、陳廷焯、況周頤論詞
第二節 劉熙載、謝章 鋌、王國維論詞
第三節 王國維的麯論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讀瞭第三冊,不怎麼樣。

评分

一個學期斷斷續續終於讀完,一點都不記得。

评分

讀瞭第三冊,不怎麼樣。

评分

一個學期斷斷續續終於讀完,一點都不記得。

评分

讀瞭第三冊,不怎麼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