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鲍斯威尔 (1740-1795)英格兰作家,现代传记文学的开创者,他与英国大作家约翰生过往甚密,后来出版了以翔实著称的《约翰生传》,今天,“鲍斯威尔”已成为忠实的传记作家的代名词。
约翰逊博士是十八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坛执牛耳者。他出身书商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文强识。在父亲开办的书店里,他曾如饥似渴地阅读过所有能够读到的书籍,并且几乎过目成诵,显示了惊人记忆和狂热的求知欲。虽然因为家境贫寒,约翰逊后来在牛津大学的学业没有完成。在与贫困、疾病、孤独的搏斗中,约翰逊体现出超于常人的顽强坚韧的奋斗精神,终于以自己渊博的见识、独特的文风以及作品中的精彩词句脱颖而出,成为当时英国的众望所归的人物。本书是好友鲍斯韦尔对约翰逊博士的生动介绍。
约翰逊是英国18世纪的怪杰,世界上第一部像样的英语词典就是他单枪匹马编写的。约翰逊的话,初看起来,似乎都是老生常谈,但细细体会没有一条没有意义。他的话有些在英语国家已成为“格言”。本书并不纯粹是“记事”的书,也是“记言”的书。
看为他人作传,比较痛苦的一点是,看着他死去。总算快读出味道来了,他却死了。不管传记文采如何,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音容笑貌,你好像陪他走了一生,有时嫌他,有时恨他,有时笑他,还总爱数数还有多少页就可以翻完,打算今天下午临出门前把这本书给“消灭”掉,偏偏最...
评分 评分这本书似乎缺乏比较好的译本,请问是否还有版权问题,能不能花点时间翻译出来。我在公共域图书里找到了这本书,但仍不能确定是否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这是否值得翻译,请解答一下。
评分中文才370多页,但英文全本(如牛津出版社版本)有近1500页,想必中文版一定是根据简编本翻译的,哈佛经典有简编本,三百多页,估计中文版是依据这个版本翻译的。
评分-_-這本書的內容敗給了翻譯,順便摘錄約翰遜博士的金句: 「因為那些都是建立在常識基礎上的,並且是細心而縝密地觀察實際生活所致。」比如他說:「結婚對於女的來說,遠不如對男的那樣有必要,因為在飲食起居方面,男子自理能力要差得多。你大概記得我那天跟一些太太小姐講過的話,我說我時常覺得奇怪,青年女子何以要結婚,她們沒嫁人時是那麼自由自在,又有男子百般獻殷勤,到了婚後可就大不如前了。我當然沒有提到她們結婚是有一條很充分的理由,那就是依從社會習俗。」
评分历史的真相总是叫人窃笑不已
评分译文是半成品。
评分塞缪尔·约翰逊先生博学多识、妙语连珠,也多亏詹姆斯·鲍斯威尔的生花妙笔,这些语言才不至于成为沧海遗珠,最终湮灭无闻……译笔有时文雅,有时错漏,令人遗憾……
评分哪儿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