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一个杰出的与众不同的女性。1892年,史沫特莱出生於美国密苏里州的奥斯古德。曾在《纽约呼声报》任职。1918年因声援印度独立运动而被捕入狱6个月。史沫特莱1928年赴华,在中国生活12年。抗战初、中期,她目睹日本对中国侵略,向世界发出了正义的声音。
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一幅壮丽多姿的画卷。自从它在1955年以日文译本 初版问世以来,全世界已先后出版了德、俄、法、西班牙、孟加拉、丹麦、意大利等八个语种的译本,在各国进步人士中产生了远的影响。
在其中一人准备离开仪陇县之前,五个人聚在一起开了最后一次秘密会议,共同发誓:在将中国从封建势力和外国列强压迫下解放出来之前,决不求官,不做官,不取妻,并愿为此而献身。这并不是所谓准备追随共产党的热血青年,仅仅是刚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到仪陇县创办新式学...
评分2013年01月08日,晨 开始读吴兆骞的《秋笳集》,下了5、6种电子版本,网上订了一本,正好和沃尔夫的书凑够一单,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 《伟大的道路》不经意中已经开始读了一些,目前到了朱德童年的阶段。 不能有效组织成家族劳动单位的农民,是无法抵御天灾对农耕社会的冲击...
评分2013年01月08日,晨 开始读吴兆骞的《秋笳集》,下了5、6种电子版本,网上订了一本,正好和沃尔夫的书凑够一单,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 《伟大的道路》不经意中已经开始读了一些,目前到了朱德童年的阶段。 不能有效组织成家族劳动单位的农民,是无法抵御天灾对农耕社会的冲击...
评分如何阅读历史,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延伸出来的就是如何书写历史,由谁来书写,写谁? 尽管《伟大的道路》在结构上有一定的不均匀(作者早逝没有完成终稿),以及缺失篇章的问题(其中一些年代的篇章丢失了),但是,它仍是一部比较完美展现了中国近代史的佳作(至少比那些...
评分标题非常贴切,对于朱德的人生来说,共产主义道路确实是伟大的道路。 此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早期传记作品,但严格来说又不完全是个人传记作品,可以说是以朱德为代表的中国革命的传记。 朱德出身贫农,在千辛万苦读书后并没有走上升官发财的道路,而是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先...
我读过的是此书最早的版本,封面是朱德总司令骑在战马上的照片。要了解缔造新中国一代人的历史和那一代人的生命轨迹,这就是一部必读书。
评分内容很翔实,但是语言很普通
评分史沫特莱:凡是有肝胆的人,在这块土地上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评分寻找人们为之生为之死的东西。
评分校图本,开胶非常严重。这种宣传品只有早年的经历可以看看。有选择性的观点非常偏颇,如提到AB团却不提富田;“飞夺泸定桥”;“勤劳”的三五九旅。从书中可以看到,朱德到延安以后除了讲话还是讲话,刚开完会,又“在妇联大会上讲了怎么煮面条和如何看管孩子”(P453)。而且洋人没文化写出来的东西真可怕,比如说P303,描写妇女祭奠被杀的农民领袖时“嚎啕大哭”,真像“如闻泣幽咽”,何况杜甫这句描写的是老两口的离别啊。P327,“朱德面如土色”,校注:“作者这里描绘的是朱德同志看见战士们牺牲时沉痛的表情。”P348,“他(朱德)……洁白整齐的牙齿在烛光下一闪”——太反派了吧……还记载了用火牛计,牛没有向前冲而是四散逃开的例子。勘误:P389,西康省——西康;P415,皮肤病——癣疥之疾,心脏病——心腹大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