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传记 德兰修女传 爱 人物传记 德兰修女 宗教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慈善,和平
发表于2025-02-16
德兰修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他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
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对于我们每个人体味生命的真谛极富参考价值。
华姿,女,生于湖北天门,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湖北电视台。著有诗集和散文诗集《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月亮湾的女儿》、《感激青春》、《一只手的低语》等,散文和随笔集《自洁的洗濯》、《两代人的热爱》、《花满朝圣路》,长篇系列散文《一个人的田野》等。《两代人的热爱》曾被权威机构和专家推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并被第五届“沪、港、粤、新加坡”四地中学生读书征文活动指定为必读参考书。曾获冰心图书奖、长江文艺散文奖和其他散文奖,并被《青春》杂志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她本身就是个礼物,给全人类的礼物!!! 俺翻翻简介就哭了-_-
评分她本身就是个礼物,给全人类的礼物!!! 俺翻翻简介就哭了-_-
评分她的一生除了善和爱,再没有别的。她亲手照顾了亿万贫苦的人——不止是印度贫民窟里的垂死病患,同样还有城市里饱受孤独冷漠之苦的人们。不是做键盘侠发条状态说“改变世界”,而是亲手去做;不是空洞地想象帮助人类,而是亲手抱起麻风病患,为他清理伤口。在特蕾莎修女看来,基督就活在这些穷人身上。这一布施是相互的——穷人布施了自己的贫穷和病痛,使得修女们完成她们的爱。“如果月球上有穷人,她们也会不辞辛苦地赶去。”
评分爱与一般慈善之间是有区别的 我们也许不会吝啬一元到几百的钱 可是唯有爱是会带着服务而真实存在的 那些贫穷并非吃不饱穿不暖 还有心灵的贫穷 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 其实都是平等的 所以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也是等同的 也许我们的爱不再应该是局限于一般的仁慈了 不管是金钱还是心灵还是行为上的爱
评分人如果不能在苦难者身上看到耶稣,就不可能把这种服侍进行到底。当我们服侍穷人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服侍耶稣。当我们安慰被遗弃的人,病人,孤儿,临死的人,受到照顾的,是他;收到食物的,是他;受到探访的,是他;被安慰的,也是他;我们的生命没有其他目的,也没有其他动机,这也是我们力量的来源。
爱也是一种信仰 没有看过宗教方面的书籍也不了解他们对于宗教的那种强大信念为何物,但德兰修女的经历却让我看到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朝圣者。18岁高中毕业,心里就萌发了要去修道院的强烈想法,她深信这是上帝对她的召唤。18岁,我们都还是不谙世事的孩童,但是为穷人服务的...
评分1989年,达明一派的专辑《意难平》中有一首歌,名为《我有两个》。潘源良的词作得很好:“我有两个——似对敌人,非相争不可;有两个我——在进攻,中央的心窝。每日迷住我,缠住我,拦住我,留住我;明白太少,或太多,是与非,右与左……” 不知潘源良的灵感来自何处,蒙...
评分德兰修女是我至爱的人。遗憾的是关于仁爱修女会,关于她本人,我们知之甚少。印度作家T.T.蒙德克尔的《特里莎嬷嬷》算得上是有意义的一本。我们从中读到一个平凡的伟人。 所谓传记,不含任何色彩地看一个人。这也是司马迁名垂千古的原因。如果带着崇拜,带着主观,而不...
评分在人的理智达不到的地方,爱愿在为我们延续前进的路途。毋宁说灵魂不灭,不如说是爱愿带我们穿越了昨天,今天与明天,让我们触碰到那个可以战胜潘多拉魔盒的小瓶里,绽放出的最甜蜜的花朵。 ——题记 读完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可以做到吗?...
评分前言 在印度有两个人是一直很让我钦佩的,一个是印度的国父,非暴力运动之父,甘地;还有一个则是德兰修女(又译为特瑞莎嬷嬷),仁爱传教会的创始人。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论甘地说:“下个世纪(就是现在的二十一世纪)的人,很难相信,地球上曾有这样一位人物走过。”我觉得...
德兰修女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