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意識的危機

中國意識的危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貴州人民齣版社
作者:林毓生
出品人:
頁數:271
译者:穆善培
出版時間:1988-1
價格:2.75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21001399
叢書系列:傳統與變革
圖書標籤:
  • 林毓生
  • 思想史
  • 五四
  • 曆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思想
  • 文化
  • 中國
  • 中國意識
  • 危機
  • 文化認同
  • 現代性
  • 思想史
  • 知識分子
  • 傳統與現代
  • 民族主義
  • 反思
  • 社會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本書《中國意識的危機》齣版於上個世紀60年代、70年代,已經成為一個經典著作。它提齣的一個關於“五四”還有新文化時期的詮釋,跟李澤厚所說的啓濛與救亡的關係一樣,被認為是一個很經典的對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個詮釋。

著者簡介

林毓生(Yu-sheng Lin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曆史係教授、當代著名學者。

林毓生,1934年生於瀋陽(原籍山東省龍口)。七歲時移居北京(當時稱作北平),先後畢業於北師附小、北師附中。14歲時隨傢人遷入颱灣,1958年獲颱灣大學曆史係文學士。1960年赴美深造,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哲學博士,1969年至1970年在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做博士後研究。1970年開始執教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曆史學係,主講中國思想史,於2004年退休,改任該係榮譽教授。

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主要有: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1986),(該書中譯本《中國意識的危機》於1988齣版)、《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1988)、《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1989)、《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閤著,1994)、《從公民社會談起》(預定2007年齣版)等。

圖書目錄

著者弁言
增訂再版前言
序 【美】本傑明·史華慈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五四時期全盤性反傳統主義的根源(上)
一、傳統的社會-政治和文化-道德秩序的解體
二、袁世凱·張勛·傳統的濫用
第三章 五四時期全盤性反傳統主義的根源(下)
一、藉思想文化以解決問題的途徑
二、現代中國的第一代知識分子
三、藉思想文化以解決問題的根源
第四章 陳獨秀的全盤性反傳統主義
一、社會達爾文主義和民族主義
二、全盤性反傳統主義的來龍去脈
三、論據
第五章 鬍適的假改革主義
一、鬍適的思想模式
二、從改革主義到“改革主義”
三、全盤性的反傳統主義
第六章 魯迅意識的復雜性
一、一個分析範疇與早期關心的問題
二、全盤性反傳統思想與《狂人日記》
三、《阿Q正傳》
四、學術的·文體的·個人的·美學的
五、隱示的意識層次
六、魯迅思想的特徵【增補】——兼論其與中國宇宙論的關係
第七章 結論
後記
附錄1 民初“科學主義”的興起與含義【增補】——對民國十二年“科學與玄學”論證的省察
一、前言
二、科學與玄學論爭的緣起,兩派的基本立場及對“科學方法”的共同誤解
三、鬍明復對於科學方法的看法
四、鬍適的“科學主義”
五、傳統中國文化結構的崩潰與中國有機式世界觀在現代發生的影響
六、“科學主義”對現代中國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發展産生的阻力
附錄2 五四式反傳統思想與中國意識的危機【增補】——兼論五四精神、五四目標與五四思想
附錄3 中國人文的重建【增補】
一、什麼是人文?
二、中國人文內在的危機:權威的失落
三、瞭解外國文化之不易:以檢討對西方“理性”與“民主”的浮泛之論為例
四、評鬍適所謂“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形式主義的謬誤的進一步說明
五、人文重建所應采取的基本態度:“比慢”
六、人文重建所應持有的觀念:“特殊”與“具體”
七、對“新批評”的批評——談人文研究的另一個基本觀念:注重思想
八、如何注重思想?
附錄4 追求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寫在《中國意識的危機》中譯本問世之際 崔之元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林毓生的贡献在与把中国精神的核心揭示出来了,就是文化;而由这个核心我想到一个模式就是,文化心理与社会政治是否相符的结构;有的人以文化反政治,有的人用文化认同政治,大部分人都在这个结构中想问题; 林毓生所谓的第一代知识分子; 1.严复;采用斯宾塞、达尔文的“进化...  

評分

評分

王德威:「學者和批評家熱衷談論革命、啓蒙,對「情」的問題卻是避之尤恐不及,似乎印證了林毓生教授所指出的,中國知識分子的通病—「借思想、文化以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從知識論層次上,以總體一元論式的邏輯偵知、評論、解決所有家國、社會、個人問題傾向。這種論述其來...  

評分

他拿得出手的也就这一本书了。但是也谈不上有多么的厉害。其它书都是碎片式的小文章。也不知道怎么能当上院士的,而且60岁就评选上了。可能攀上殷海光,算是余英时照顾的吧。 不过学术水平跟人品什么都没什么关系。我只是谈他的学术水平。  

評分

王德威:「學者和批評家熱衷談論革命、啓蒙,對「情」的問題卻是避之尤恐不及,似乎印證了林毓生教授所指出的,中國知識分子的通病—「借思想、文化以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從知識論層次上,以總體一元論式的邏輯偵知、評論、解決所有家國、社會、個人問題傾向。這種論述其來...  

用戶評價

评分

不錯。但其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提齣“創造性的轉換”中國傳統的同時,隻局限於提供僅僅幾條抽象理論的指導,缺乏具體可行的方法論指導。我覺得這可能與林的知識結構有關,即在論五四的激烈反傳統,居然隻以陳鬍魯為例,缺少真正的宏觀視野。在思想文化,文學方麵的論述,缺乏整體性的作傢作品的分析而得齣的結論太顯偏頗,新文學是一個“整體”傳統,周作人,瀋從文等作傢及其思想豈可以略過?所以其在理論指導或提齣的層麵上有其特齣處,而具體的發揮則須倚待後人。

评分

各種啓發,各種膜拜啊...奇理斯瑪支援意識,光這兩點的闡述,就讓我有瞭1000多字的靈感,整體論,全盤論就不說瞭,“鬍謅”路上全靠它...嗯,袁偉時你根本就沒批到點子上,很無力的...最後,真心希望此書能再版!

评分

圖書館藉的書可惜隻讀瞭一遍,沒法抓住這書的要點

评分

七十年代的論文寫得這麼好!一好是用奇理斯瑪權威和中國古代普遍王權掛鈎,二好是對魯迅私人意識領域中未言明卻堅守的傳統價值,竟說齣瞭呂緯甫的真相。講鬍適那段還是略顯雞肋。。。

评分

問題提的很好,但是論證上稍顯薄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