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儒学

制度儒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干春松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
出版时间:2006-9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6395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儒学
  • 思想史
  • 干春松
  • 文化研究
  • 文化
  • 政治
  • 政治学
  • 儒学
  • 制度
  • 中国哲学
  • 政治思想
  • 历史
  • 文化
  • 传统
  • 社会
  • 学术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反思了近代以来,特别是新儒家将儒学窄化为心性之学的缺失,主张以精神理想和现实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来审视儒家的本来面目和未来发展空间,书中有三个中心议题,其一是儒家与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其二是以康有为和孔教会为中心讨论儒家在近代中国如何面临制度化解体和重建的复杂进程;其三则是通过批林批孔等典型事例的分析,讨论儒家与现代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关联,思考如何重建儒家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

  本书认为儒家应该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且中国人在进行制度创新和价值重建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吸收儒家的资源。而超越传统与现代、激进与保守的二元对立,是达成儒家价值重生、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基础。

作者简介

干春松,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越南儒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儒学》辑刊副主编。主要致力于制度儒学与中国近现代哲学、越南儒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的新统》(2006)、《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2003)、《现代化与文化选择》(1998),《神仙传》(1992、1998、2005);编有《王国维学术经典集》(1997)、《文化传承和中国未来》(2004);译著有《传统与超越》(2000)等,另有合著作品及论文多种。

目录信息


前言
一以贯之和生生不息:儒家的构成性
亲亲和尊尊:儒家和中国传统的政治理念
儒家的制度化和制度的儒家化
儒生的社会角色和自我定位
科举制度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
儒家的制度化重建:康有为和孔教会
一个乡绅的心情:刘大鹏日记解读
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与重构
从“良知坎陷”到“理一分殊”:新儒家文化立场的矛盾与转折
天下,全球化时代的托古改制
1973年的梁漱溟和冯友兰
孔子:是保守还是进取——张岱年和后“批林批孔”时期的儒学观重建
知识、制度和儒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干春松、陈壁生
对话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 现代学者一致认为,自20世纪初期以来,随着政治、社会、教育制度的改变,儒学已经陷入了困境。然而,从20世纪哲学史来看,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代表的现代儒家哲学及台港当代新儒家的哲学,他们的贡献相当可观,在这个意义上,“儒家哲学”在二十世纪...  

评分

近几年,好多学校开始讲孔子,讲国学了。学生见老师都九十度鞠躬。于是不禁在想: 现在社会更新这么快,网络内容更新的速度可谓瞠目。在幽静的校园内,刮起儒学微风,不可谓好事一桩。 可回头想,在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服务于统治者的。正如书中所提,政府在国际上表名...

评分

评分

评分

一 现代学者一致认为,自20世纪初期以来,随着政治、社会、教育制度的改变,儒学已经陷入了困境。然而,从20世纪哲学史来看,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代表的现代儒家哲学及台港当代新儒家的哲学,他们的贡献相当可观,在这个意义上,“儒家哲学”在二十世纪...  

用户评价

评分

好多年前翻过。很多人迷惑于书里的立场。其实书名写得很清楚了,当代儒家的复兴问题就是如何制度化的问题。那些千言万语写儒家现代化的文章都只触及皮毛,这篇提出制度化问题来,直入腠理。毋宁说,儒家只要有一个官方的身份,自然就解决了融入现代中国的问题,这才是本,而所谓现代化问题只是末。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而非文化问题。

评分

干教授头脑清晰稳健,反对原教旨式地复辟儒家,也反对某些当代儒生抢当叔孙通。

评分

儒家的制度化(及其解体)、制度的儒家化没有讲出什么新意,孔教会的内容给我科普了一下康有为。《刘大鹏日记》和钱穆关于中国知识分子不能忘情于政治的论述倒是想找来读一读。

评分

干教授头脑清晰稳健,反对原教旨式地复辟儒家,也反对某些当代儒生抢当叔孙通。

评分

老干和老陈的对话好囧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