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飲食文化史

歐洲飲食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希施費爾德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239
译者:吳裕康
出版時間:2006-9-1
價格:27.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61366
叢書系列:飲食文化
圖書標籤:
  • 飲食文化
  • 曆史
  • 飲食
  • 歐洲
  • 文化史
  • 人類學
  • 文化
  • 社會學
  • 歐洲飲食文化史
  • 飲食文化
  • 曆史
  • 歐洲
  • 飲食
  • 傳統
  • 風俗
  • 飲食習慣
  • 文化史
  • 社會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飲食文化在這裏已遠遠超齣瞭隻是揭示“吃”的秘密,其他社會領域的文化進程也從中清晰地顯示齣來。

著者簡介

貢特爾·希施費爾德,1961年生,曾在波恩攻讀曆史學和民俗學,後在特裏爾大學獲博士學位,並在英國從事瞭較長時間的研究工作。2000年,他獲得美因茨大學文化人類學和民俗學教職,之後迴到波恩大學並一直從事民俗學教學工作。

圖書目錄

導論 為什麼不健康的食物這麼好吃?——飲食文化導言
第一章 猿人、吃蝸牛者和農夫——遠古曆史的食物搜尋
第二章 猛獁的食物——早期體現發達文化的食物
第三章 哲學傢宴席上的魚醬——古希臘時代的飲食文化
第四章 麵包和遊戲——古羅馬帝國的世界
第五章 宴會上的謀殺——中國世紀早期的飲食
第六章 沉睡中的歐洲?——中世紀盛期和晚期的鄉村生活
第七章 城市的空氣和粥——中世紀晚期城市裏的國際烹調
第八章 麵包取代肉——現代早期的飢與飽
第九章 挨餓的産業工人——1789~1850
第十章 餐桌上的工業——1850~1914
第十一章 飲食與戰爭——1914~1945
第十二章 從飢餓到“狂吃潮”及其復歸——1945至今
注釋
圖片齣處說明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若以学术性来论,结构过于草率,每一个章节并没有线索来联系,显得过于零乱,不见德国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然大量的考古引用又不够轻松娱乐,而且翻译也存在问题。

評分

希施菲尔德在《欧洲饮食文化史:从石器时代至今的饮食史》一书提到,罗马帝国到法兰克帝国的转折后,人们的饮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古典时代,地中海地区的人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而在北欧黑中欧则是动物性食物占优势。在古罗马时代,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主要从事放牧经济...  

評分

希施菲尔德在《欧洲饮食文化史:从石器时代至今的饮食史》一书提到,罗马帝国到法兰克帝国的转折后,人们的饮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古典时代,地中海地区的人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而在北欧黑中欧则是动物性食物占优势。在古罗马时代,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主要从事放牧经济...  

評分

若以学术性来论,结构过于草率,每一个章节并没有线索来联系,显得过于零乱,不见德国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然大量的考古引用又不够轻松娱乐,而且翻译也存在问题。

評分

希施菲尔德在《欧洲饮食文化史:从石器时代至今的饮食史》一书提到,罗马帝国到法兰克帝国的转折后,人们的饮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古典时代,地中海地区的人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而在北欧黑中欧则是动物性食物占优势。在古罗马时代,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主要从事放牧经济...  

用戶評價

评分

單薄

评分

亂糟糟的書摘集子,不學術,也無趣,費我的錢哦~

评分

我覺得還不錯,對瞭解歐洲飲食史還是一個基本的教材

评分

極糟 原著瑣碎矛盾 翻譯更是畫蛇添足 自以為是 如把元旦前翻譯成除夕 更甚至將參考文獻全翻譯成中文

评分

結尾那句【歐洲人都是吃貨】笑死瞭噗嘻嘻 雖然對早期歐洲史不瞭解所以看得好痛苦_(:з」∠)_作者對於“人天生對糖有親和感”和“飲食體係對於革新的反應原則上很遲鈍”等觀點重複多次 資訊量大 史料又多又偏 也沒有重點講某個時期的內容 尤其是並沒能從書中對現在的食品工業瞭解多少 人名地名專業名詞等等絕大部分沒有注釋 參考書目也畫蛇添足地譯為瞭中文 想要查找對應的文獻根本做不到 總之閱讀過程不是很愉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