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门

欧洲之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作者:[美] 浦洛基
出品人:新思文化
页数:544
译者:曾毅
出版时间:2019-3
价格:8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71185
丛书系列:开放历史
图书标签:
  • 历史
  • 乌克兰
  • 欧洲史
  • 乌克兰历史
  • 世界史
  • 东欧
  • 世界历史
  • 外国史
  • 欧洲历史
  • 地理探索
  • 文化之旅
  • 旅行笔记
  • 人文社会
  • 历史变迁
  • 跨国边界
  • 文明交汇
  • 欧洲文化
  • 古典建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草原西缘文明的断层线上,诞生于东方和西方的相遇,许多个世纪以来都是通往欧洲的门户。当战争和冲突到来,关闭的欧洲之门成为阻挡东来或西来侵略者的屏障,而当欧洲之门开启,乌克兰就成为连接欧洲与亚洲、东方与西方的枢纽。

从希罗多德时代开始,乌克兰大地见证了两千年来帝国的起起落落,经历了世界秩序的多次变更。定居和游牧、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文明在此接触,塑造出乌克兰独特的边境身份。它是欧洲的面包篮,也一度成为杀戮的战场。从罗马帝国到奥斯曼帝国,从哈布斯堡王朝到罗曼诺夫王朝,甚至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每个帝国都索求乌克兰的土地与财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直到今日,乌克兰仍是东西方力量冲突的焦点。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牵动世界的动荡。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浦洛基以同情的理解,写下欧洲之门所经历、所见证的两千年,为理解东方与西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补足了拼图上缺失的一块。

作者简介

谢尔希•浦洛基(Serhii Plokhy)

哈佛大学乌克兰史教授、哈佛乌克兰研究院院长,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著有《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切尔诺贝利:一场核灾难的历史》等十余部专著,所获众多奖项包括美国乌克兰研究学会著作奖、表彰俄罗斯思想文化史佳作的新历史奖,以及非虚构类两大标杆奖项莱昂内尔•盖尔伯奖与贝利•吉福德奖。

目录信息

导 言 关于乌克兰历史的综述
第一卷 黑海边境
第1章 世界的边缘
第2章 斯拉夫人的到来
第3章 第聂伯河上的维京人
第4章 北方拜占庭
第5章 基辅的钥匙
第6章 蒙古治下的和平
第二卷 东方与西方的相遇
第7章 乌克兰的诞生
第8章 哥萨克人
第9章 东方的变革
第10章 大叛乱
第11章 分 裂
第12章 波尔塔瓦的裁决
第三卷 帝国之间
第13章 新的边界
第14章 起源之书
第15章 多孔的国界
第16章 前 进
第17章 未完成的革命
第四卷 世界大战
第18章 一个国家的诞生
第19章 破灭的梦想
第20章 共产主义与民族主义
第21章 斯大林的堡垒
第22章 希特勒的“生存空间”
第23章 胜利者
第五卷 独立之路
第24章 第二个苏维埃共和国
第25章 再见,列宁
第26章 独立广场
第27章 自由的代价
结 语 历史的意义
致 谢
附录A 大事年表
附录B 乌克兰主要历史人物表
术语表
延伸阅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东欧国家的历史,素来难称是个热门领域。不过在苏联解体之后,由于若干个国家的历史从“苏联史(实际是俄罗斯史)”的框架里挣脱了出来,关于这些国家的中文历史读物总算稍有可观。具体到乌克兰而言,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进入读者视野的著作(译注)就已经有了好几种,比如《俄...  

评分

“乌克兰还没有灭亡”,这是乌克兰国歌的开头,透露着浓浓的悲壮之情。“地处欧亚大草原西缘文明的断层线上,是东方和西方的相遇之处,许多个世纪以来都是通往欧洲的门户。”这是作者对乌克兰的描述,一个关键而又尴尬的国家。 全书叙述了从希罗多德时代迄今2000多年的乌克兰历...  

评分

提起乌克兰,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女如云,历史悠久。可是一旦说起乌克兰的历史究竟有多远,却又感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上来说,以乌克兰作为国名的国家,实际产生于1991年,但是说起这片土地上的人和历史,竟也已经缠绵了2000年之久。 这一切...  

评分

评分

作为简体中文界为数不多的乌克兰通史类书籍,中信新思的《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是一部不错的乌克兰入门书,不到500页的篇幅,勾勒出乌克兰2000年的历史图景。 全书共5卷27章,第一卷从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关于乌克兰这这片土地的记述开端到14世纪,讲述了斯拉夫人到来...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斯拉夫文明的边疆区域,乌克兰的地理格局与文化源流和欧亚草原带的其他部分颇有几分可供类比之处。罗斯正统在基辅,还是哥萨克人的神圣事业?

评分

《欧洲之门》,比较有意思的书,从全球史角度写乌克兰,但是又不止于此。作者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整体很不错。有很多有意思小细节,比如里面对于蒙古统治,给出相对公正的说法。 历史不仅关于过去,更是关于现在,全球史应该是很希望的学科,每个国家以及国家中地区,都可以用新认知来审视旧材料。借此,可以颠覆很多惯常的认知,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在历史中,都是独特的,又都是雷同的。

评分

最大的一个套娃是后波尔塔瓦时代的小俄罗斯身份认同。它里面的一层是涵盖第聂伯河两岸的哥萨克乌克兰祖国理念。下一层是波兰-立陶宛联邦中的罗斯或罗塞尼亚身份认同。而在这套套娃的核心,所谓小俄罗斯身份认同中,则保存着关于古老的罗斯共同体和晚近的哥萨克乌克兰的记忆。乌克兰核心终将从小俄罗斯套娃的外壳里破茧而出,并对过去的哥萨克人曾拥有或追求的土地提出要求。

评分

以客观的视角讲述了乌克兰这片土地两千年的历史。乌克兰目前纷繁复杂的政治局势与沸沸扬扬的克里米亚问题在书中都有答案,语言言简意赅,翻译的很流畅,值得推荐!

评分

四星,但是很多小细节读着令人舒服加一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