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世界最杰出的大文豪。莎翁一生写下了不可胜数的剧本和诗歌,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被同时代的戏剧家称为“时代的灵魂”。而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其十四行诗也被称为奉献给世界的“不朽的绝唱”。
十四行诗(Sonnet),发源于意大利,16世纪中叶传入英国。其语句整齐、短小精悍、格律严谨、富于音乐效果,内容多以歌咏爱情为主。莎翁是英国十四行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打破原有的诗体的惯例,独树一帜,被誉为“莎体”。莎翁的十四行诗大多作于1592至1596年,最初一部分以手稿的形式在贵族的文人雅士中传阅,直到1609年才出版。《十四行诗》以吟咏缠绵悱恻、坚定执著的爱情为主,在沙翁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其戏剧一样,是世界文学的不朽名篇。
因为十四行诗里面有表述韵律的ABBA节奏描述、本来以为注明的ABBA乐队与本帮的SONNET一样,也是因十四行诗而取得的名字呢。结果我错了。 正确的是这样的:ABBA——希伯莱语中,ABBA一词是"父亲"的意思,这也是乐队成员的名首字母的拼合形式。 汗啊||| 不学无术的日子该结束了。
评分 评分Melancoly于2009年12月19日 我怎能将你与夏日相比? 你比它更温和可爱: 动人的花蕾在五月咆哮的风中颤抖, 夏日的美好时光也绝不长久: 太阳的金色光芒虽然耀眼, 却常常以灰暗的面貌出现; 再美貌的物什都逃不过凋谢, 命运流转或无意间将其拆解; 可你如夏日般不会褪色, ...
评分对赞美和比喻的节制 ——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之第130首谈修辞 语言学家贝特森认为:一首诗中的时代特征不应去诗人那儿寻找,而应去诗的语言中寻找。真正的诗歌史是语言的变化史,诗歌正是从这种不断变化的语言中产生的。而语言的变化是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倾向产生的压力造...
评分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支撑,莎士比亚的戏剧显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莎士比亚,文艺复兴的夺目光辉也必然会缺失掉关键的一环。我们提及莎士比亚,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他那脍炙人口的剧作,但是,对于很多读者来说,莎翁流传至今的诗作更能够打动他们的心灵。从莎翁...
豆瓣居然弄了这么大的笑话,明明是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却被弄成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评分英文很好,翻译一般。
评分英文很好,翻译一般。
评分豆瓣居然弄了这么大的笑话,明明是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却被弄成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评分英文很好,翻译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