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在很多方面就像史诗式的小说。可敬的先哲们位增慧后学,经过痛苦的思想砥砺,缔造了哲学传统。
在这巨大的哲学家族中总会有一些“不安分子”(blacksheep)频生事端、搅动倪墙,甚至触怒当政者。哲学流派之间也经常针锋相对、势同水火,但却从未真正分出胜负。这些对峙随着传奇一起代际相传,表现为一种发展的进程。旧论弃如敝屣,新调登堂入室,尽管有时候只是风行一时而已。
因此,正像一个大哲所说的,哲学史势观念的历险,这本书就是试图勾勒出这出大戏的线索。
Samuel Enoch Stumpf,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哈佛大学福特基金和牛津大学洛克菲勒基金资助学者,曾担任梵德贝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哲学系系主任十五年之久,后一直在该大学教授法哲学和医疗哲学。Stumpf教授在哲学领域涉猎广泛,也是哲学界活跃的组织者。Stumpf教授于1998年去世。
James Fieser,毕业于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获博士学位。田纳西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著有《各时期的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 through the Ages,2001),《哲学史导论》(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2002,与诺曼·雷利加德合著),此外他还编辑了多卷本的伦理学、英国哲学、宗教学著作,等等。他还创建了“互联网哲学百科全书”(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看完《西方哲学史》,最大的感受就是:西方的思想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分叉,最后长成大树;中国的文化在一个基座上发展细节同时不断禁锢自己,最后把自己建筑成金字塔。 在这个世界的儿童时期,尽管中国的思想从来都匮乏理性探求和对人作为造物主的恩宠的尊崇,但...
评分斯通普夫、菲泽教授撰写的《西方哲学史》(第9版)无疑是一本煌煌巨著。在古今中外的近几百年的历史中,为西方哲学写史的不乏其人,所为之著作也自然是成百上页的巨著。在这么多的著作里,我偶然间遇到了这一作者、这一版本,想来是一种缘分;作为一个来自于非哲学专业却与哲学...
评分 评分 评分我大致比较了下斯通普夫和希尔贝克的两本“西方哲学史”的目录。 总的来说,前者的“西方哲学史”更偏向纯哲学。而后者则包括了古代科学以及古代中国印度哲学思想的介绍,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包括哥白尼牛顿以及达尔文他们的创新,以及启蒙运动,和亚当斯密等人的经济思想,还...
2008年3月
评分反正能看英文版的,都尽量看英文版,国内的翻译简直看到让人不断怀疑自己的理解力。
评分接下来再看一遍罗素的来对比
评分通俗易懂。
评分看了眼书评,噗,幸亏我看的是原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