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蒋延黻(1896-1965),字清如,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知名专家。湖南邵东人,早年就读长沙明德学堂。1912年赴美,入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1929年任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1935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5年退休,病逝于纽约。著有《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大纲》、《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等。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蒋廷黻
出品人:
页数:78
译者:
出版时间:2006-4
价格:1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43243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 
  • 蒋廷黻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史 
  • 中国历史 
  • 中国近现代 
  • 中国 
  • 经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本书以恭亲王奕诉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方案…… 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 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旧中国史学界,有关近代中国及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的著述,几乎半数以上都是“因袭”蒋廷黻的史学观点。 这本书被称为“史办有名的小书”,“学术含量很高”,“在史学界早有盛名”,“众多近代史中力作之一”、“传世之作”,“诺大著作堆垒成的金字塔的塔尖”,“字字珠玑,让人叹绝”,“迄今仍是近代史上的一本经典”,“史学名著”“中国近代史的开山之作”,“比后来大多数同类著作都要高明”、“开了风气之先”,“眼界开阔,独辟蹊径”,“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大手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学术精品”,“对近代史学有开创性贡献”,“小书大历史”,“凝聚了他十年研究的心得”,“一部有分量的史学著作”…… 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这本书受到美国“新史学运动”的影响,被视为“对新史学思想最强有力的运用”。又被视为重分析、重综合、重整体理解的“清华学派”的代表作,蒋氏本人被视为“这一学派的身体力行者”。又被视为“典型的自由派”的代表作,“放言论证,毫无顾忌”。又被视为“族国主义”的代表作,是“族国主义”史学思想的“最好体现”。本书适合中国近代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国近代学术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国光学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国近代化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大中小学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提起中国近代史,似乎就是说中国落后挨西方列强打的一部屈辱史。但是看过这本书以后,感觉有很多观点被刷新了。首先,洋人的动机原来并非一开始就是以政治颠覆的诉求为先,而是想来做生意的。是中国先不给予洋人以平等地位,洋人才要用炮舰来求得这个“平等”,最终反而是占了...

评分

如果你之前都是在读我们学校里的历史课本,那么当你第一次翻开这本书,你多半会有些惊诧。民族英雄林则徐,若不是历史的成全,病死于咸丰就要再次起用他的前夕,再一次与英人的对抗,会否令名不保?而万里而来的英人,是否就是那么恶贯满盈、十恶不赦? 有人说,本书中,“蒋...  

评分

这本小书所写的历史并不算长,写到孙中山病逝时就结束了。 对于不了解近代史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本。尽管书中很多叙述略显粗略,但依然可见作者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这些见解有些偏向历史唯物主义,有些则偏向领袖决定论。 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在...  

评分

评分

此版本是武汉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的版本,封面标示“未删节本”。 在此书的版权页上这么写着“本书收入的文字作品稿酬已委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转付,敬请相关著作权人联系。”由此可见,此版本既非港台版本的简体引进版,也没有同目前的版权人商议核准出版,那这个“未删节本...  

用户评价

评分

整体不错 但是后面给孙中山大唱赞歌的那段现在看来太恶心

评分

无知自大愚昧迷信迂腐顽固的满清与吾民自身 造就了中国这段屈辱的近代史,并且我们还在重复着《阿房宫赋》最后“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行为。懦弱而逃避事情的本质不敢担当,遵循着阿Q精神并且对自强的先驱声音多方掣肘嘲讽,我们就是从根本上输给日本民族了。

评分

本书的长处在作者多治外交史,不像别人开口闭口“侵略”却仅提“侵略”二字流于煽动,能以外交视野交代进而分析当时国际形势,以利害论之,尽显侵略与被侵略之必然。另外,那么长的一篇『前言』合适吗?所用篇幅跟原书之比近于三比五。

评分

整体不错 但是后面给孙中山大唱赞歌的那段现在看来太恶心

评分

写得好!谴词用句归纳分析被教科书各种借鉴,有些句子读来就像高中背的历史。可是思路清晰眼界开阔读来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