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初登文坛时,是以抒情诗人的面貌出现的,接着又进行戏剧创作。奥地利作家,不少是诗人、小说家兼剧作家,施尼茨勒、霍夫曼斯塔尔和茨威格均是如此。早在大学时代,茨威格已先后发表了两部诗集《银弦集》和《早年的花环》。茨威格作为作家,可以说是少年得志。大学二年级时,茨威格到柏林去学习了一个学期,主要时间不是用在课堂里听讲,而是用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柏林之行开阔了茨威格的视野。他生活在富裕的维也纳市民阶层,来往的都是有教养有地位的上层社会男女,何尝接触过被社会唾弃、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何尝认识过那些离经叛道、用自己怪异荒诞的艺术作品来和现存社会抗争的现代派诗人和艺术家,又何尝了解社会的阴暗面、臭气冲天的阴暗角落。他走进那些未来派的俱乐部,接触到他从未打过交道的酒鬼、同性恋者和吸毒分子等遭到社会摒弃的人,接触到一个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世界。人生是那样的广袤无垠,光怪陆离,五光十色,有光明有黑暗,有善有恶。更重要的是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一切闪光的并非全是金子,而一切乌黑的也并不全是粪土!他于是懂得了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懂得了文学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当时初次接触到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就是活生生的典范,茨威格于是深思了。
第一次读茨威格的作品,是在一个闷热的夏天,图书馆一楼像烤箱似的冒着热气,又潮湿异常,木制的书架泛起了白色的薄雾,一滴滴流下汗来。 在这里令人难忘的燥热中,在一排排新鲜或是古旧的书中,斯台芬•茨威格的作品映入眼帘。它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至今我依然记...
评分《马来狂人》: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纯粹的幻影影,易碎的琉璃。 《女人和大地》:驾驭文字的大师,具有文字般若的人,掌握了描述万物的秘密。怎样的才华,才能把自然、人心、情绪描述得如此惟妙惟肖。书到今生读已迟。 《日内瓦湖畔的一个插曲》:要...
评分第二次读茨威格的书。 除了《无形的压力》和《象棋的故事》我看不下去以外,每一篇都认认真真看了。 女人和小孩,是茨威格小说非常重要的部分。基本上,每一篇文章,都离不开女人。恰恰是女人的多变、欲望、矛盾、高傲,展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现实。但是女人这种感情细腻...
评分在英语、法语、俄语以及拉丁语系的作家之外,德语系也有一个伟大的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的小说作品,文笔清丽脱俗,叙述优雅委婉,可见作者极佳的文学功底。 比这更另我欲罢不能的是他的中短篇小说,宛若一幅细腻感性的素描,虽然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叙述那...
评分风格不要太单一嘛。。。
评分茨威格真是把他繁复的故事美学发挥到了极致,浓烈、张扬,意识流,心理剖析,挖掘得太深刻了,让我感觉他像一个萨满在祭坛上呼风唤雨,词藻跟修辞铺天盖地而来,抒情又热切。最喜欢《马来狂人》跟《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反而不怎么喜欢。《里昂的婚礼》《偿还旧债》虽然没有其他那么篇幅长,写得简略,但意外地轻易打动了我。反而喜欢这种。张爱玲《小团圆》提到的小说原来是《夜色朦胧》。
评分一个陌生女人来信写得真是太好了。。。
评分风格不要太单一嘛。。。
评分马来狂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