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41岁的王尔德已名震英国,风头正劲,因与友人波西的关系被波西之父诉诸公堂,在狱中,王尔德写了这封“来自深渊的书简”,独白式的文字透露着他与波西的感情,恨意中夹杂着爱与温柔,书中还记录了这位唯美主义代言人对美、艺术、人生的观点。五年后,王尔德去世,这本书成了他在世间的最后杰作。
作者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年) 莎士比亚之后英国又一伟大的语言大师。唯美主义代言人。 王尔德出身名门,且天赋过人,20岁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牛津大学,在戏剧、小说、诗歌、童话等方面均留下传世作品。他衣着张扬,性情不羁,一生争议不断,博尔赫斯盛赞“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魅力”。1900年,王尔德于巴黎逝世,肉身虽逝,魅力却随文字存,一百多年来,无数倾慕者到他墓前瞻仰,他的墓碑以布满倾慕者的唇印而成为当地一道独特风景。
译者梁永安 台湾大学文化人类学学士、哲学硕士,专职译者,已完成近百本译著,译有《李维史陀:实验室里的诗人》《文化与抵抗》等。
第一次对着一本中英双语读物, 不会忍不住看完中文草草了事, 而会被原文深深吸引,没有兴趣理会中文的翻译。 亲爱的王尔德, 有一天,我想去巴黎看望你, 也许会买一束鸢尾,找一个明亮阳光很好的午后, 面对你沾满唇印的坟墓,小小的愤怒一下。 然后或者安静地在雕像...
评分连岳在情感专栏中一再告诫广大少女要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三十多岁的男人。这个年龄段的男人一方面事业已小有基础,渐入佳境,另一方面青春又尚未走远,体健貌端,富有熟男魅力,且人情练达,知情识趣,美少女战士们在其面前自然严重缺乏抵抗力,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人的动物...
评分不曾想在雨夜看王尔德也会是疼痛的经历。 只因看的是让作者本身亦会疼痛的文字。 [狱中记]还有个译名,作[自深深处]。 自深深处的深深的爱,抑或是深深的恨。 要知爱恨这种强烈欲望下的强烈情感,本不可能有清晰可见的界限。 就让我们浑浑噩噩的不分彼此,总好过言辞犀利的...
评分生于1854年的奥斯卡•王尔德,不仅是他自己那个时代闪耀着光芒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也是现在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影响后世许多艺术家的思想和创作。 历史上没有几位艺术家像王尔德一样生前和死后都获得如此多的...
评分【读品】罗豫/文 欧洲文艺史上向来不乏超越俗礼的才俊,诗人魏尔伦和兰波的“不伦”之爱震惊时人,王尔德重蹈覆辙走得更远,以至“奥斯卡·王尔德式”(Oscar Wilde types)成为英语中一个特定短语。他的狱中绝唱《自深深处》,不由让人想起德·昆西吸食鸦片成瘾写下的《...
他真的好爱波西;我真的看不下去。
评分如果我认识你,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劝你不要和他交往,但有什么用呢,无论多少人劝你,你也终归要爱他。如果我有幸能成为你的朋友,不论坐在优雅的餐厅里还是大自然中的花丛边,真想和你坐下聊几句天啊,想必也会受益匪浅。
评分读的时候基本无感,虽然作者的才气随处可见。前四分之三是作者对比他小十几岁的男友的痛斥(有的地方读来忍俊不禁,读完感觉这个男友确实很渣),后四分之一开始谈文学和宗教(但读到最后已审美疲劳)。王尔德写完此信出狱后试图和老婆和好,也确有机会,但最后还是放弃两个孩子,跟渣男复合,几个月后又分手。还能说什么呢?唯美派作家在生活中也向往美,但美并未选择他。
评分作家的傲娇性格跃然纸上,不过也确实是智性的表达。
评分读完王尔德在牢狱中的这封长信,两次落泪……一次为爱,一次为他高贵的灵魂。 当被所爱伤害,处在悲痛绝望的深渊时,他仍旧不愿意恨,不愿意心中住着一条毒蛇。 在之前他教人生和艺术的欢愉;在之后,他告诉世人,悲伤的意义和它的美。 所以,渣男波西,你赶紧回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