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邊緣

華夏邊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王明珂,1952年齣生於颱灣。1979、1983年先後畢業於颱灣師範大學曆史係、曆史研究所,1992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東亞係博士學位。責任職於中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並曾任教於颱灣大學、清華大學、颱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等校。主要從事於中國民族史、族群認同、曆史與社會記、遊牧社會及其曆史研究。近十年來從事羌族社會文化、曆史記憶與族群現象的田野調查研究。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王明珂
出品人:
頁數:279
译者:
出版時間:2006-04-01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230043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人類學 
  • 王明珂 
  • 曆史 
  • 族群研究 
  • 族群認同 
  • 民族 
  • 社會學 
  • 華夏邊緣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運用“邊緣研究”方法,對“華夏邊緣”作瞭新的解讀。作者認為,所謂“邊緣研究”,就是“這種研究法將研究的重點由民族的內涵轉移至民族的邊緣”。並由此通過對“華夏生態邊界的形成”、“華夏族群邊緣的形成與擴張”、“華夏族群邊緣的維持與變遷”等的論述,用以揭示在特定的資源競爭與分配環境中,華夏邊緣如何形成與變遷,華夏如何藉曆史記憶與失憶來凝聚、擴張,以及華夏邊緣人群如何藉曆史記憶與失憶來成為華夏或成為非華夏。

究竟什麼是中國人?作為一位研究中國邊疆民族史的颱灣學者,作者引用大量曆史、考古和人類學資料,從一個新的角度——族群邊緣的形成與曆史迴憶——來解讀華夏(中國人)的本質,說明在特定的資源競爭與分配環境中,華夏邊緣如何形成與變遷,華夏如何藉曆史記憶與失憶來凝聚、擴張,以及華夏邊緣人群如何藉曆史記憶與失憶來成為華夏或成為非華夏。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什么是中国人】 出生在中国、国籍在美国、爱尔兰血统的学者安德森将民族定义为“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当“中国梦”甚嚣尘上,在一个拒绝公民文化的当下,什么才是所谓的“中国人”?用什么来构成14亿人的“想象共同体”?集体记忆与选择性失忆,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试图用《华...  

評分

評分

这本书处理的也是福柯在《知识考古学》里提到的documents的问题。如何看待历史文字记录,如何提供不同样的解读,如何发现series of series, structure of structure。它的方法论比结论更重要:前者决定了后者。 很多研究者在作品里不会提到自己所受的思潮的影响,他们会提到的...  

評分

評分

这本书处理的也是福柯在《知识考古学》里提到的documents的问题。如何看待历史文字记录,如何提供不同样的解读,如何发现series of series, structure of structure。它的方法论比结论更重要:前者决定了后者。 很多研究者在作品里不会提到自己所受的思潮的影响,他们会提到的...  

用戶評價

评分

補記,啓發我的書之一

评分

族群學研究的大傢,紮實的史料基礎,精妙的論證。本科時試圖模仿王明珂的論文寫法

评分

族群是由邊界來維持、界定的,對族群而言,是其邊緣,而非核心,界定、成就瞭自身——“當我們在一張紙上畫一個圓形時,事實上是它的‘邊緣’讓它看來像個圓形“... 一個特定的時間段有幸讀到瞭這本書,正好處在一個思維上的瓶頸。讀到這一段時好像當頭棒喝一樣,一下子豁然開朗

评分

校圖本。8月2日等車赴京時讀完。本書藉用瞭西方已有的理論,填充瞭中國的史實,第二部分基本上沒用,沒有什麼觀點。校勘:所有的“陜”字都沒有轉化為簡體;P115,“準”沒有簡化;P183,句吳——瞭吳。

评分

學術豆腐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