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与反驳》围绕着知识通过猜想与反驳、不断清除错误而增长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广泛涉猎知识论、科学论、真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等领域。
卡尔·波普尔(Karl R. Popper, 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建立同逻辑实证主义相对的科学知识观,提出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知识理论。
主要著作有《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57)、《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猜想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
“波普尔的错误在于把科学中的革命和批判加以绝对化,把整个科学及其历史发展归结为这样的局部方面和环节。这样,科学发展中的规律性就不见了。沿着这条路,他在社会领域中必然走向历史唯心主义。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和所谓‘批判’,是根本错误的。 ...
评分因为政治课上老师有提到,就随便找了一本电子书小册子,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语言很晦涩。但其结论却让我很是吃惊,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标准是可证伪性而不是可证实性。就像远古时代人们坚持认为太阳东升西落是真理一样,我们目前的所有规律和科学其实只不过是暂时经受住了...
评分这是目前为止读过的最吃力的一本书,一方面是波普尔彻底的批判简直令我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习惯这种长串的连续推导,几乎每一段都需要长久的思索和反复推敲。把科学当做神话,把批判这种最重要的科学传统当做大逆不道,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较好的理论是具有较大解释能...
评分还是在人人网上看到同学的推荐才知道这本书,看这本书时不知怎地让我想到对于《厚黑学》这本书的评价,确实是少有的不自欺欺人的书。也想到胡适之先生曾经说过的“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以前也常在想一个问题,人们认识世界是由他自己所了解的知识理论为基础而展...
评分“波普尔的错误在于把科学中的革命和批判加以绝对化,把整个科学及其历史发展归结为这样的局部方面和环节。这样,科学发展中的规律性就不见了。沿着这条路,他在社会领域中必然走向历史唯心主义。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和所谓‘批判’,是根本错误的。 ...
波普尔传达了这样一种态度,贯穿他的哲学思想和对待现实问题的方式,那就是只相信人而不相信任何神秘的东西。本书提出的“可证伪性”原则和“猜想-反驳”知识增长逻辑消解了各种绝对的知识,而把人类思想历程看作不断批判的过程,这里没有绝对的唯理论本质,没有矛盾的辩证发展,一切伟大的思想进步都来自于人类理性无尽的探索。康德的知识论破灭了,黑格尔的同一哲学陷入教条的泥淖,卡尔纳普和维特根斯坦对形而上学的驱逐注定是徒劳,世界远非文字所描述的那么单纯,波普尔仍旧乐观地认为,人类只要还能从错误中学习,就可以把握未来。
评分Falsifiability
评分每个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很特殊的责任。他拥有学习的特权和机会。作为回报,他对于同胞(或对于社会)有责任尽可能简单、清楚、谦虚地描述他的研究结果。知识分子所做的最糟的事情——主要罪过——是试图对同胞自命为伟大的预言家,给他们留下令人迷惑的哲学的印象。任何不能简单、清楚地讲话的人都应住口,继续下些功夫,直至能这样做为止。 ——Karl Popper 《Against Big Words》
评分看不怎么懂,天杀的翻译。
评分波普尔传达了这样一种态度,贯穿他的哲学思想和对待现实问题的方式,那就是只相信人而不相信任何神秘的东西。本书提出的“可证伪性”原则和“猜想-反驳”知识增长逻辑消解了各种绝对的知识,而把人类思想历程看作不断批判的过程,这里没有绝对的唯理论本质,没有矛盾的辩证发展,一切伟大的思想进步都来自于人类理性无尽的探索。康德的知识论破灭了,黑格尔的同一哲学陷入教条的泥淖,卡尔纳普和维特根斯坦对形而上学的驱逐注定是徒劳,世界远非文字所描述的那么单纯,波普尔仍旧乐观地认为,人类只要还能从错误中学习,就可以把握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