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本雅明 城市 文化研究 文化 法国 巴黎 德国 Benjamin
发表于2025-02-03
巴黎,19世纪的首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瓦尔特·本雅明德“拱廊研究计划”的几篇完成稿,德国著名思想家、文艺理论家本雅明受阿拉贡小说的启发,决定通过对大城市异化景观——巴黎拱廊的研究,来展现19世界“资本文化盛事”的风景。在这几篇完成稿中,他用自己独特的叙述风格对波德莱尔的诗歌进行了诠释,同时又敏锐地发现了拱廊在空间上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地新变化。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到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人与自身异化所做的斗争。
瓦尔特·木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和哲学家之一。出生于德国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申请大学教职失败后,一直从事文学评论和翻译工作。他的作品在法兰克福学派批评理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纳粹兴起后他离开德国,1940年在法国与西班牙边境自杀。
对于缺乏足够的巴黎历史和文学背景的我来说,这本书有一半读起来相当的枯燥和无趣
评分和张旭东译的《发达资本主义时期的抒情诗人》选目一样的,装帧很精致,还有配图。三星是因为翻译,虽然译笔优美,但是感觉不对路,有些名词翻译的很奇怪,比如柏格森的“非意愿记忆”就翻译成“不由自主的记忆”。另外,张旭东本后面附有一些专有名词和人名的解释,看起来也方便很多。
评分很有意思的文化历史研究“论文”,但翻译是真的让人不知所云。PS:要是我们也这样写学术文章,怕是都不能及格吧...
评分竟然一天读完了。。。挺有启发的。
评分和张旭东译的《发达资本主义时期的抒情诗人》选目一样的,装帧很精致,还有配图。三星是因为翻译,虽然译笔优美,但是感觉不对路,有些名词翻译的很奇怪,比如柏格森的“非意愿记忆”就翻译成“不由自主的记忆”。另外,张旭东本后面附有一些专有名词和人名的解释,看起来也方便很多。
(按:本文原刊於《詩潮》第六期二零零二年七月 ,頁50-5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了劉北成重譯的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題目改為《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這個新譯本補譯了1935年提綱,並增添了一篇波德萊爾論丹蒂的附錄文章...
评分(按:本文原刊於《詩潮》第六期二零零二年七月 ,頁50-5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了劉北成重譯的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題目改為《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這個新譯本補譯了1935年提綱,並增添了一篇波德萊爾論丹蒂的附錄文章...
评分波德莱尔,法国人,十九世纪诗歌象征派先驱,只活了49岁。照片上,他头发稀疏,但前面两束头发彬彬有礼地搭在头顶,锐利如鹰爪的目光,硬挺尖刻的鼻梁,嘴角下撇,深陷的法令纹,他歌唱丑恶,揭露社会阴暗面,带着灵性的诗句穿越象征主义的树林,他的声音仿佛穿越了万层雾...
评分一种韵味的经久不散,一个身影的隐退徘徊,一场情绪的黯然酝酿,本雅明在解读波德莱尔的同时更是诗意还原了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所处的整个时代中弥漫着的都市情绪,这也正是本书极强的社会批判性所在,自然,这与其法兰克福学派的学术渊源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可以说,本雅明真...
巴黎,19世纪的首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