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眾分析

受眾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丹尼斯·麥奎爾
出品人:
頁數:221
译者:劉燕南
出版時間:2006-3-1
價格:39.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071589
叢書系列: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國外經典教材係列
圖書標籤:
  • 傳播學
  • 受眾分析
  • 麥奎爾
  • 傳播
  • 受眾
  • 傳媒
  • 新聞傳播
  • 媒體
  • 受眾分析
  • 讀者研究
  • 市場定位
  • 內容傳播
  • 用戶行為
  • 數據分析
  • 媒體研究
  • 傳播學
  • 用戶畫像
  • 精準營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受眾分析》是一本係統性、綜閤性較強的理論專著,也是迄今為止西方傳播研究界全麵總結和探討受眾問題的一本著作。

全書分為九章,作者首先對受眾這一概念及其演變曆史進行瞭梳理;接著全麵總結和分析瞭各種受眾理論和受眾研究的主要傳統、方法和結果,這些理論和研究中的受眾觀念,這是本書的一大特點。

在描述和解釋各種受眾類型的基礎上,作者聯係實際分析瞭受眾研究中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人文方法之間的異同,並就媒介到達問題、受眾的形成和保持問題、媒介的社會應用等實際問題進行瞭探討,這是本書的第二個特點。

此外,作者還從受眾和媒體兩個角度對傳受關係進行瞭探討,力圖客觀反映現實,不矯枉過正,也不偏執一端,這是本書的第三個特點。

最後,作者對蓬勃興起的新媒體、特彆是跨國傳播和交互式傳播之於受眾群體的影響進行瞭評估,並對迅速變化的環境中受眾概念的相應變化進行瞭評述,與本書開頭對受眾概念的曆史梳理相呼應,

作者采用大量資料圍繞受眾、受眾研究、受眾實踐做文章,既反映過去的概貌,又闡明目前的思考,並展望未來的發展。該書思路清晰、結構閤理、資料豐富、論說簡明,對於大眾傳播和媒體研究領域的研究者和學生們來說具有比較重要的啓發和參考作用。

著者簡介

丹尼斯·麥奎爾(Denis McQuail),著名傳播學者,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傳播學終身教授,“歐洲傳媒研究小組”成員,《歐洲傳播學雜誌》三位創始人之一。麥奎爾曾經就讀於牛津大學,獲得曆史學學位,後在利茲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先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芬蘭坦佩雷大學、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擔任教授或客座教授,在阿姆斯特丹大學任教長達二十多年。

丹尼斯·麥奎爾在傳播學領域有著漫長而輝煌的研究經曆。從1968年至今,麥奎爾齣版瞭十幾本著作,廣泛涉及傳播研究的諸多領域,主要著作有:《邁嚮大眾傳播社會學》(Towards a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71)、《傳播》(Communication,1975)、《大眾傳播研究模式論》(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82)、《大眾傳播理論》(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1983)、《媒介行為》(Media Performance,1992)、《受眾分析》(Audience Analysis,1997)。《媒介政策》(Media Policy,1998)。他的不少著作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並作為教材或教學參考書在世界各地使用。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一個概念的曆史
受眾問題
受眾的曆史
作為大眾的受眾
重新發現作為群體的受眾
作為市場的受眾
新媒介與受眾的未來
結語
第2章 大眾傳播理論與研究中的受眾批判的視角
受眾研究的目的
其他研究傳統
提齣議題
結語
第3章 受眾類型
受眾的二重性
作為群體或公眾的受眾
作為受眾的滿足群組
媒介受眾
由傳播渠道和內容界定的受眾
大眾受眾的消解:新類型齣現
受一傳關係的多種模式
結語
第4章 媒介到達問題
瞭解“客觀”受眾的必要性
不同的媒介不同的到達概念
關於媒介到達和媒介影響的一般看法
重疊受眾:不同的功能地點和時間
不同的媒介使用
受眾構成
受眾的多樣性:外在與內在形式
關於受眾視聽率:定量與定性?
主動性和選擇性
跨國受眾
結語
第5章 受眾的形成與保持原理
媒介使用之“為什麼”
受眾形成之結構說
功能主義模式:使用與滿足研究
受眾選擇的“實用主義”模型
品味偏好和興趣
受眾流
結語
第6章 受眾實踐:媒介的社會使用
媒介使用與日常生活
一個令人誤解的媒介使用模式
媒介使用的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
亞文化與受眾
生活方式
種族與媒介使用
性彆化的受眾
社交與媒介的社會使用
受眾接受與意義協商
社會病態與媒介使用
媒介使用的規範框架
內容規範
結語
第7章 傳播者一受眾關係
彌閤差距
傳播者眼中的受眾
來自受眾的觀點
對受眾負責的方式
結語
第8章 變動中的受眾
受眾的終結?
技術作為變化之源
社會和經濟因素的影響
對受眾的衝擊
受眾更有力?
媒介更無力?
受眾的“逃逸”
分化:多樣性和局限性
國際化
結語
第9章 受眾概念的未來
新的挑戰
新媒介有新受眾?
受眾繼續存在
若乾概念問題
受眾類型與術語:結束語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介紹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Sofa~Hiahiahiahia~~ Until the multimedia network has developed when the 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 appeare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play the single-handed role,but also the audience in the forth media play two roles o...  

評分

按照大众社会理论,大众mass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反映了脱离了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形态。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的特点,既不同于有一定组织性的社会群体group,有不同于松散的群集crow...

評分

Sofa~Hiahiahiahia~~ Until the multimedia network has developed when the 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 appeare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play the single-handed role,but also the audience in the forth media play two roles o...  

評分

丹尼斯.麦奎尔,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传播学终身教授,“欧洲传媒研究小组”成员,《欧洲传播学杂志》创始人之一。他擅长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大众传播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整合,此书就是基于这样一个风格而成。在《受众分析》这本书中,他整合了关于受众分析的相关理论,还提出了自己...  

評分

Sofa~Hiahiahiahia~~ Until the multimedia network has developed when the 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 appeare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play the single-handed role,but also the audience in the forth media play two roles o...  

用戶評價

评分

很多當時的理論在當下媒介環境中都不再適用瞭。。。

评分

簡單易行

评分

數據分析那塊看得頭痛

评分

簡單易行

评分

經典之作!“關於受眾,有一股強大的批判之潮在持續不斷地翻滾。意識形態批判、社會關懷、道德說教、文化悲觀主義混閤交織在一起。。。”,能在如此復雜與邊界模糊之中梳理齣各派思想和把握發展脈絡,體現作者的學術功底與洞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