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八十年代 访谈 查建英 文化 人文 历史 社会 中国
发表于2025-05-28
八十年代访谈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这是一本围绕“八十年代”情境及问题意识的对话录,主持者选取的谈话对象多为八十年代引领潮流的风云人物:北岛、阿城、刘索拉、李陀、陈丹青、栗宪庭、陈平原、甘阳、崔健、林旭东、田壮壮、分别属于诗歌、小说、音乐、美术、电影、哲学及文学研究等领域。对话抽取相关领域里在今天仍有讨论价值的当年热点内容作为话题,试图重视这个在中国二十世纪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年代的场景和氛围,并且在回顾八十年代社会思想面貌的同时也对其进行反思。
20世纪80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谈话者以个人的身份和角度,从各自从事的工作出发,既回忆反省过去的那个时代,也评论分析现在,并且眺望臆想未来。书中虽然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往事,却没有变成一个“怀旧项目”,大多数谈话者没有简单地将80年代浪漫化,尽管他们那时年轻气盛、出道成名。这些回忆者的态度不是一味怀旧或颂扬,而是尽可能坦率、客观地对自我和时代的局限,对不少当年轰动一时的现象、事件、人物及文化动因进行深入剖析、批评和反省。
查建英,旅美女作家。笔名扎西多,北京人。1978年至1987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87年回国,90年代返回美国。2003获美国古根海姆写作基金,再回中国。曾为《万象》、《读书》、《纽约客》、《纽约时报》等撰稿。已出版英文著作China Pop,杂文集《说东道西》,小说集《丛林下的冰河》等。其中China Pop被美国Village Voice Literary Supplement 杂志评选为“1995年度25本最佳书籍之一”。
阿城的访谈怎一个通透了得
评分洁本
评分强烈的无力感
评分电子版不够给力,好几个人的访谈没有!(李陀栗宪庭陈平原甘阳林旭东都没有),然后是删节版。谁有没删节的电子版?(就是香港出版的哪本)
评分“八十年代”派对 怀旧而已 不读也罢
50年代末或者再晚点60年代出生的这拨儿人已经陆续进入更年期。用书中的一句话形容就是,“他的开口奶就和我们不一样”。 这11个人包括作者本人,几乎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后代,家庭教育环境在那个以写白卷为荣的年代的确为他们灌输了不少五四时期的新风。刚上小学或者初中,便发生...
评分陈丹青在书里说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年严复在英国留学时与伊藤博文同班,严复的成绩永远超出伊藤很多。但是多年之后,伊藤已经领到日本帝国在甲午战争中击败大清,而严复只是翻译了天演论,成了知名学者,然后成为北大校长。 中国的问题不在于人才不多,而在于体制封闭。曾经的...
评分《八十年代访谈录》是06年的书,到现在才看。这不是一本与时俱进、于是也与时俱废的书,它经得起等。 看的当中,最大的感受是:原来自己在想的很多问题,在八十年代早就讨论过一遍了啊;原来自己还没想清楚,还是模模糊糊摸索的问题,查建英已经清清楚楚跟人对话谈论...
评分怎么说呢,相逢恨晚? 査建英女士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个人近年来的读书经验里,强烈的幻灭、无力感,或以这次为最。 这是一本围绕当代中国历史上那个短暂、脆弱却最令人怦然心动的年代,选取当年俱曾在各自领域内呼风唤雨过的风云人物为谈话对象,进行的一场“情境对话”,...
评分访谈体的弊病就是完全不成体系,特别是提问的人本来就没什么脉络,由着性子乱侃。看着是挺热闹的,其实什么也没说清楚,回忆被评论打断,评论成了感慨,感慨到了最后变了牢骚。然后查说:就到这儿吧。 只能说其中有几个人的话还是挺有分量的,我比较喜欢的是阿城和北岛,我觉...
八十年代访谈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