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1984年出生于日本伊豆,专栏作家、时政评论员。2003年“非典”高峰时期来到中国,从“零”开始在北京生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研究员,日本庆应义塾大学SFC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如今,他已然成为中日交流的民间大使,以活动策划人、主持人、同声传译、谈判人等身份促进中日民间交流。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日之前在北京大学接见了加藤。 从2005年4月亲历“反日游行”,加藤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NHK电视台、朝日电视台、《南方周末》、《环球时报》等媒体发表言论。他目前担任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Vista看天下》、《北京青年周刊BQ》、《Nikkei Business Online》、《Japan Business Press》等专栏作家。著有《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中国,我误解你了吗?》等。
《加藤嘉一系列:中国逻辑+日本逻辑(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中国的逻辑》:他有日本人的勤奋与能量、中国人的八面玲珑。他是新锐的国际政治观察家,在民间外交中争到重要话语权。他以活跃的发言、敏锐的思考、流利的语言,试探着两国的底线;他激起无数反对声浪,却也迫使两国的政界和年轻人正视自己。
他以20岁的狂气扎根草根,用40岁的视野记录着中国变革的欣喜与阵痛。城市、经济、改革、奥数、蜗居、体改、户口、妇女、帅男、地震、学费、网论、世博、成功、地铁、服务、民工、礼让、红包……他的特立独行和观察所得,为现实中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角度和有意味的观照。
《加藤嘉一系列:中国逻辑+日本逻辑(套装共2册)》还包括《日本的逻辑》。
相对于大多数人由于加藤大哥评论员或嘉宾的身份而认识他,我却是因为《城市画报》这样的城市生活杂志在某期谈论低碳生活时看到大哥介绍日本的情况,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又一个凭着外国人的身份来吸引注意力的人,中国的传媒人啊,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媚外。 因为自己在南邮青年的...
评分发行营销计划:“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存在,中国有它特有的模式,有它特有的速度,有它特有的逻辑。你生于斯长于斯,你眼里的中国却变得越来越陌生。不是你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那么,不妨来看看这个日本人笔下的中国。当然,他不是外人,他来中国八年了,他都是北大硕士毕业生...
评分如果记得不错,这应是加藤嘉一先生出版的第四本中文书了。 因为日本人身份的缘故,加上长期生活在中国,国人对他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是特务,也有人说他是狡诈的投机者,当然,也有人说他是朋友。 其实,这些定位都是从功用的角度来评价,我们习惯于将人看成是某种工具,所以...
评分总觉得加藤嘉一的思想,看的中国的角度,逻辑都是那么几样。 先前看了作者的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里面的有些现象跟这本书有些是重复的,以至于我对这本书,重复的部分印象特别深刻,北京的的士司机,北京的教育,中国偏远山区的教育。。。 这里想要强调:要是加藤想要全面了解...
评分很切实的描写了中国现存的诸多社会问题 尤其是关于中国一些非常奇怪非常特殊的思维,这种思维是由于长期畸形的社会体制和民族性决定的。 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思维,跳出我们的思维看待我们现有的社会,很多事情是不符合逻辑的,但又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事情。 加藤嘉一是为...
有个屁的逻辑
评分加藤的身份有很多,日本青年、运动员、中国底层的观察者等等,所以他看待中国问题的角度不是单一而是综合的多层次的。他想告诉中国人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都是不合乎逻辑的(至少是不合于日本人的想法),改变这一切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带动。
评分一个日本人,章章都谈和谐社会,会是多好的中国官员啊!
评分作为一个日本80后的加藤嘉一,能够如此细微地观察中国,实属不易。同样是以关键词来切入观点,有些值得深思,但有些还是觉得加藤嘉一不能很吃透“中国国情”。就拿零钱的逻辑来说,他的观点是卖方提供零钱是天经地义,是做生意最基本的原则和义务。所以他觉得卖方如果向顾客询问是否有零钱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但是这是中国人司空见惯的一幕。这个现象的存在必定有它价值。我反而觉得这样询问还能为顾客提供一些方便,零零碎碎的总是用出去比较好。PS:为什么我看的版本到《信心的逻辑》就结束了?
评分有个屁的逻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