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巴马修道院》(1839)。
这故事,也许和年少轻狂没有关系,和爱错人没有关系,和巴结权贵没有关系……一朵年轻之花盛开了,还没来得及在对功利的急躁和对痛苦的克制中平稳下来,他就凋零了。而在凋零之前,他得到了生命的宁静,和爱情的温情。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他踌躅满志的时候,比如得到...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于连•索海尔的敏感自尊到底是美德还是缺陷?我想这个问题是难于回答的,即使是《红与黑》当中的叙述者的态度也似乎不甚明晰,叙述者作为作家司汤达的代言人面对于连这个人物时心态是矛盾的,他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定的答案。其实美德和缺陷并非泾渭分明,二者时常胶着在一起...
看的就是这一版,虽然知道郝运的翻译肯定很好,但是译著就是这样,译者的风格决定了一本书的基调,虽然收集了不同的译本,但是看的时候,却像是读另一本书一样。我喜欢罗新璋给这本书的基调,在看书时候的理解和激起的想象有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就此奠定了自己对原作者的印象,以及接下来对司汤达的追读
评分初中买的,似乎看过一次。这次再看,大不一样。罗新璋翻译活泼传神,张冠尧(人民文学)用词文绉绉,郝运(上海译文)略啰嗦,罗玉君(上海译文)有的地方不知所云,意思都译错。
评分书都发霉了,下次找时间重读
评分我……今天……和译者见面了………………OTZ
评分司汤达的语言风格有点轻浮,心理揣摩的也不够细。于连就像被按在水里的一个空葫芦,其向上的动力来自于水对他的排斥,然而又指望着没有水还能漂浮。比较喜欢两个女主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