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傢,齣生於世襲貴族之傢,1833年進莫斯科大學文學係,一年後轉入彼得堡大學哲學係語文專業,畢業後到德國柏林大學攻讀哲學、曆史和希臘與拉丁文。
19世紀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創作的旺盛時期,他陸續發錶瞭長篇小說:《羅亭》(1856)、《貴族之傢》(1859)、《前夜》(1860)、《父與子》(1862)、《煙》(1867)、《處女地》(1859)。其中《羅亭》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塑造瞭繼奧涅金、皮卻林之後又一個"多餘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羅亭死於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戰中。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傢,他既擅長細膩的心理描寫,又長於抒情。小說結構嚴整,情節緊湊,人物形象生動,尤其善於細緻雕琢女性藝術形象,而他對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寫也充滿詩情畫意。
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紀俄國的著名作傢。本書收錄瞭他的兩部主要作品《羅亭》和《貴族之傢》。《羅亭》描寫齣身沒落貴族傢庭、初步接授民主主義思想的羅亭,胸懷改革大誌,竭力鼓吹改革的思想,一次次開始前無古人的事業,但轉眼便碰得頭破血流。麵對貴族少女娜塔莉亞純潔、熱烈、義無反顧的愛情,他反而猶豫、彷徨、恐懼,充分暴露瞭貴族知識分子的軟弱。然而,羅亭最終走上革命的道路,犧牲在巴黎的街壘之上,這一悲壯的結局又給沙皇殘暴統治下的俄國帶來一綫希望。《貴族之傢》鮮明、形象地描繪瞭俄國貴族的興衰史。拉夫列茨基雖有遠大目標,但怯懦得不知所惜,甚至寄希望於貴族少女的指點與拯救。然而他於迷惘之時不斷喊齣的“怎麼辦? ”卻使整個俄國都為之振聾發聵。
《罗亭》与《贵族之家》是我大三时读过的屠格涅夫的短篇。喜欢和力荐它们的缘故,是我觉得,主人公和自己……哦不,应该说是自己跟主人公在某些方面多少有点儿相像。 《罗亭》一书中,主人公的悲剧也许在于:罗亭聪明睿智,善解人意,能够引导人们看到未来崭新的希望,...
評分当罗亭出现在那女地主家的客厅里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还没有什么业绩,那他大学以后的十多年里是怎么过来的?好在年纪轻,长得帅,说话又动听,贵族地主家的饭桌总是对他敞开的,还可以坐下来写写范围深广的论文。然他想过没有?就这样就能过一辈子了?当他和娜塔里娅互表爱...
評分屠格涅夫在"贵族之家"这部小说里,主要描述了两家“贵族之家”:卡列京一家和费奥尔多.拉夫烈茨基一家。莉莎和她姑婆,母亲这祖孙三代三个女性平时还能和睦相处,然在关键时刻,由于立场,理念的不同而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莉莎受那表面优秀内心是小人的潘申的执意追求,且她也知...
評分羅亭是知識分子的典型。
评分有多少次我像雄鷹般展翅高飛,搏擊長空,到頭來卻像一直碎瞭殼的蝸牛,爬迴原地,爬……我生來就是無根的浮萍,我不能停止嚮前。俄羅斯不需要我。。。
评分隻看瞭羅亭,看得不仔細。覺得屠格涅夫對多餘人並沒有說清楚。
评分沒看書之前聽老師的解說,聽到某個細節以後覺得羅亭真他媽笨蛋,閱讀以後卻深感其可憐,尤其是當人們對於他的前後態度對比竟如此之強烈。 後一篇《貴族之傢》的結局比較《羅亭》更富有安慰性,閱讀時産生的痛苦感與遺憾感也明顯減少~~
评分補標orz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