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中的美術

禮儀中的美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美] 巫鴻
出品人:
頁數:716
译者:鄭岩
出版時間:2005-8-1
價格:7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20857
叢書系列:開放的藝術史叢書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巫鴻
  • 藝術
  • 美術史
  • 考古
  • 曆史
  • 文化
  • 中國
  • 禮儀
  • 美術
  • 文化
  • 傳統
  • 視覺
  • 審美
  • 古代
  • 藝術
  • 生活
  • 習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選譯瞭著名美術史傢巫鴻教授自1985年以來發錶的31篇論文。這些論文;圍繞著”禮儀美術”(ritual art)這一基本概念討論瞭中國上古和中古美術中的多項藝術傳統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青銅禮器,東周以降的墓葬藝術,佛教。道教美術的産生和初期發展等。這些論文大量使用考古和文獻證據,以擴大美術史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作者結閤人類學和社會學 的理論和方法論,探討建築、雕塑、畫像和器物等各種視覺形象的組閤以及與人類行為及思維的有機聯係。其分析對象不再是孤立的物品和圖像.而包括瞭對視覺環境的復原以及對藝術品的創作動因、社會環境,禮儀功能以及觀者反應的考察。文章中的討論往往在兩個層麵上進行,除瞭對具體曆史問題的考察,還反思有關的學術史和研究方法。相當一批論文從比較文化史的角度探討瞭中國古代美術的特殊物質性和視覺傳統對重新思考中國美術史的敘事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在西方學界中,這些文章對近年中國古代美術的研究已産生重要影響。本書是國內首次對巫鴻教授學術成果的係統介紹。全書分為四部分,包括史前至先秦美術、漢代美術、中古佛教與道教美術,及古代美術沿革。書後附有訪談錄、論文齣處。書中插配古代美術品照片、拓片、綫圖,地圖等圖像600餘幀。

著者簡介

巫鴻:1963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其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代藝術以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的多項研究。主要著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牌性》等等。

戰國時期是中國曆史上藝術創作的高峰。春鞦末期是傳統禮儀藝術和建築變革時期。很多新的藝術形式、類型和流派都隨之齣現。作者交代瞭戰國社會和政治的轉型的背景,認為新興精英階層的齣現,使得舊有的物質文化和藝術形式都將有所改變。作者認為本章綜閤和分析瞭這些視覺現象。為瞭再現視覺的情景,作者將從兩種形式來介紹戰國藝術:屬於國傢的考古發現和現存文物以及屬於個人的青銅器,玉器,漆器和繪畫。本章將分兩部分:分彆是“生活中的藝術和建築”“死者的藝術和建築”。作者強調視覺材料要放在具體相關聯的類彆中討論,例如建築和可攜的物品。作者希望在這種形式下,能夠將戰國的藝術與社會、政治和宗教聯係在一起。強調總體發展,基本的特性和區域性的藝術和建築傳統,以及一些藝術品中體現的外來文化因素。

圖書目錄

上 捲
開放的藝術史叢書總序

壹 史前至先秦美術考古
1 東夷藝術中的鳥圖像
2 從地形變化和地理分布觀察山東地區古文化的發展
3 九鼎傳說與中國古代美術中的“紀念碑性”
4 眼睛就是一切
——三星堆藝術與芝加哥石人像
5 戰國城市研究中的方法問題
貳 漢代美術
6 禮儀中的美術
——馬王堆再思
7 “玉衣”或“玉人”?
——滿城漢墓與漢代墓葬藝術中的質料象徵意義
8 三盤山齣土車飾與西漢美術中的“祥瑞” 圖像
9 四川石棺畫像的象徵結構.
10 漢代藝術中的“白猿傳”畫像
——兼談敘事繪畫與敘事文學之關係
11 超越“大限”
——蒼山石刻與墓葬敘事畫像
12 “私愛”與“公義”
——漢代畫像中的兒童圖像
13 漢代藝術中的“天堂” 圖像和“天堂”觀念
14 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漢代喪葬藝術中的“樞車”與“魂車”
15 漢明、魏文的禮製改革與漢代畫像藝術之盛衰
下 捲
叁 中古佛教與道教美術
16 早期中國藝術中的佛教因素(2—3世紀)
17 何為變相?
——兼論敦煌藝術與敦煌文學的關係
18 敦煌172窟《觀無量壽經變》及其宗教、禮儀和美術的關係
19 敦煌323窟與道宣
20 再論劉薩河
——聖僧的創造與瑞像的發生
21 漢代道教美術試探
22 地域考古與對“五鬥米道”美術傳統的重構
23 無形之神
——中國古代視覺文化中的“位”與對老子的非偶像錶現
肆 古代美術沿革
24 “大始”
——中國古代玉器與禮器藝術之起源
25 從“廟”至“墓”
——中國古代宗教美術發展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26 徐州古代美術與地域美術考古觀念
27 說“俑”
——一種視覺文化傳統的開端
28 五嶽的衝突
——曆史與政治的紀念碑
29 “圖”“畫”天地
3O “華化”與“復古”
——房形槨的啓示
31 互透明之石
——中古藝術中的”反觀”與二元圖像
附錄1:巫鴻教授訪談錄
附錄2;本書所收論文齣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正在看这本名著了,呵呵。 对我来说,作者的领域是新奇的。 发挥自己看书的习惯,边看边胡思乱想。 东夷地区的鸟崇拜符号图案,包括阳-鸟,还有山形的祭坛;江南大部分地区明以后大量采用的防火山墙的形式是不是集体无意识记忆呢?三山五山墙如何开端、封火山墙还有什么形式、...  

評分

不是因为是国外的学者就说他好 的确这本书和下面的书真的是很不错的哦!巫鸿研究汉代的东西在国际上还是比较先进的 比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汉学家”当然是没话说 美中不足就是出版社是“三联”,意思就是说价格上要贵很多,所以实在是想看的话 除了去图书馆借 另一个选择...  

評分

作者在采访录里面详细交待了自己的学思历程,特别强调自己在国内的美术和文物工作经验,同时在美国受到了严格的理论和方法训练。作者对西方的美术史乃至人类学甚至语言学理论非常熟悉,这是国内研究美术史学者的不足。俺在犹豫,重新回去读博,到底继续读文艺美学还是美术史呢...

評分

不是因为是国外的学者就说他好 的确这本书和下面的书真的是很不错的哦!巫鸿研究汉代的东西在国际上还是比较先进的 比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汉学家”当然是没话说 美中不足就是出版社是“三联”,意思就是说价格上要贵很多,所以实在是想看的话 除了去图书馆借 另一个选择...  

評分

不是因为是国外的学者就说他好 的确这本书和下面的书真的是很不错的哦!巫鸿研究汉代的东西在国际上还是比较先进的 比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汉学家”当然是没话说 美中不足就是出版社是“三联”,意思就是说价格上要贵很多,所以实在是想看的话 除了去图书馆借 另一个选择...  

用戶評價

评分

文章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在中國大陸算“另類”的曆史藝術解讀。但個人看後覺得論文有些不知所雲,觀點不夠鮮明,可能自身積纍不夠所緻。

评分

誰愛讀誰讀去...

评分

巫鴻是左派考古學傢張光直的高足,經曆過文革,比乃師清醒一些。巫鴻此書的寫法,大異於深受西方傢法好評的《武梁祠》,提齣瞭“紀念碑性”,認為中國古代的青銅禮器,等同於埃及方尖碑、羅馬雅努斯巨門等,都是“紀念碑性”的體現。此一思想,西方學界頗不能接受。

评分

做學術當如此嚴謹細緻

评分

正趕上最忙亂的時期讀這本論文集,課程的要求早就進行到下一本專著我還剛剛讀完上捲,本來打算扔下,老師說,書一定要讀下來,但並不是一遍就讀完的,完整讀一遍起碼有一個印象,以後還要不斷重讀,於是焦慮著堅持讀完瞭。第四部分“古代美術沿革”感覺上最隔膜。最後的訪談涉及的是過去再談現在還不斷被問及的問題,結論仍然使用,有新的進展,但還遠遠不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