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1776-1822)是德国浪漫派成就最高的作家。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曲折的生活经历加深了他对黑暗现实的认识。短篇集《卡罗特式的幻想篇》(1815)、《谢拉皮翁兄弟》(1821)和长篇小说《魔鬼的迷魂汤》(1816)、《公猫穆尔的生活观》(1820)批判了当时社会对艺术的敌视,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统治下人的贪欲的恶性膨胀。代表作《公猫穆尔的生活观》既写了公猫穆尔的成长,又写了音乐家克莱斯勒在一个小公国的悲剧遭遇,揭露了封建宫廷的腐朽堕落和弥漫整个社会的市侩习气。霍夫曼的小说具有怪诞色彩,善于利用离奇荒诞的情节来表现幽灵般的神秘力量,风格轻快、诙谐,成为别具一格的讽刺文学。他的创作对巴尔扎克、狄更斯、爱伦·坡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产生过影响。
诗人海涅曾高度评价过这部杰作,认为“在《迷魂汤》中,包含着人的
才智所能想象出来的最可怕和最叫人胆战心惊的东西”。
我把今天一天都献给了霍夫曼精心调制的迷魂汤,简直像自己着了魔一样,那一行行文字争先恐后地跳入眼帘,兴奋的神经也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中午,在寝室四人围锅吃完自煮面后(像煮魔汤那样把形形色色的佐料都倒进去),饱腹不思学,遂重拾之前看了一半搁...
评分须知这个故事是十九世纪初的,当时欧洲的小说发展得还远不算完善,题材单调,形式虚假而落后。可是霍夫曼的第一部长篇就体现了引人注目的心理刻画能力。说真的不低于八分,但是考虑到毕竟是旧小说,当代人未必看得进去,就不给最高分了。 这个主人公旅行中到处都看到自己的投射...
评分这两天一直在想一个情景:有月光的晚上,一个人将剪刀伸出窗外,要去修剪月光长长的痕迹,好让它再亮一点。然后我提着灯笼走进屋里,他说,你才亮起来啊,我剪了半天了。我想不起来这是哪里的情景,我甚至以为是哪天晚上的一个梦。的确经常有这样的事发生,一副画面出现...
评分当时是满街到处逛书店找猎奇小说的时候,在一家旧店里找到这个。起初觉得“霍夫曼嘛,又不是没读过”,随手翻了几页,结果一下子就获得了全新的体验——难以言表的刺激! 霍夫曼写作,中短篇居多,长篇少,经营得如此细密的长篇更是仅此一家(老实交代...不才学浅,只读过这一...
评分须知这个故事是十九世纪初的,当时欧洲的小说发展得还远不算完善,题材单调,形式虚假而落后。可是霍夫曼的第一部长篇就体现了引人注目的心理刻画能力。说真的不低于八分,但是考虑到毕竟是旧小说,当代人未必看得进去,就不给最高分了。 这个主人公旅行中到处都看到自己的投射...
作于1814-1815。在家族罪恶潜背景和个体人性表象下波澜恢弘的自我争斗救赎,缜密细致、虚实冗杂又自我圆满的故事结构,富有魅力的人物和情节构思,使得此书既有阅读体验上的厚重感。故事主角是梅达杜斯修道士,年轻气盛充满世俗欲望(尤其情欲)的他,遇到了引人堕落的“魔鬼迷魂汤”,喝后自身欲望勃发走向宗教性的堕落,走上一条进入世俗的路,一路上犯罪堕落,醉心于情欲,杀人、欺诈、淫欲无所不包,对冗杂错乱的心理进行了多重刻画,在看似精神错乱的行为后,引入家族世系的奇怪故事,使得梅达杜斯分为他自己与其未知的同父兄,所犯罪恶与救赎分为两道, 罪则死,赎亦力竭随后死。一个难以简单复述故事,一本包含多种理解可能性和自我反思可能性的好书。
评分霍夫曼的梅达杜斯可以说是doppelganger故事最经典的一个复身形象。哥特小说的框架和浮士德传统的内核、如影随形的同貌幽灵,还有往后分裂故事的一个惯常模式:诱惑——堕落——犯罪¬——挣扎——死亡/救赎。模糊幻想与现实界限的卡洛原则确实让这部小说有了独特魅力,也难怪勃兰兑斯和海涅会给出高度评价。虽然霍夫曼在他第一部长篇里可以尽情倾注下他的所有天赋,但就篇幅和反转来看,如果这部小说的体量是一个中篇,那么其知名度和文学价值甚至还会远在《金罐》之上。
评分这人物关系可也真够“迷魂”的!
评分这人物关系可也真够“迷魂”的!
评分承前启后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