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 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出版者: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林語堂
出品人:
頁數:403
译者:越裔漢
出版時間:2006-2
價格:24.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332832
叢書系列:林語堂文集
圖書標籤:
  • 林語堂 
  • 生活的藝術 
  • 隨筆 
  • 散文 
  • 哲學 
  • 生活 
  • 中國文學 
  • 修養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生活的藝術》是林語堂旅美專事創作後的第一部書,也是繼《吾國與吾民》之後再獲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該書於1937年在美國齣版,次年便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達52周,且接連再版四十餘次,並為十餘種文字所翻譯。

林語堂在書中談瞭莊子的淡泊,贊瞭陶淵明的閑適,誦瞭《歸去來辭》,講瞭《聖經》的故事,以及中國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雲,如何鑒石,如何養花、蓄鳥、賞雪、聽雨,吟風、弄月……林語堂將中國人曠懷達觀,陶情遣興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皆訴諸筆下,嚮西方人娓娓道齣瞭一個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同心如牵挂,一缕情依依 ——论《生活的艺术》中的林语堂的爱情艺术 摘 要: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以一种闲适的意趣,直抒他对于生活经验的理解,看似闲庭散步;实则蕴含着林氏本人的旷怀达观、闲适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作者的...  

評分

評分

孟子曰:“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但是,什么是“本心”,孟子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而只是慨叹,曾经为了“本心”,可以放弃房子、家室乃至社会地...  

評分

Mr.Lin's immortal masterpiece is one of my favorite. It's a shame that the English Version published in China is a kind of patchy one. Too many eliminated details probably blunted its brilliance. Nevertheless, no matter how incomplete it might be, this boo...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沒有看完全本,隻看到他說結婚生子是天性,不這麼做的人是畸形的,不大贊同。林先生的說法完全是古中國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些老派瞭。從一篇兩篇的文章中可推測,他會基於所看到的現象進行推測,並下結論,這是中國文人的習慣,老子莊子也是,所以,那是他們的一傢之言,以眼前說眼前,得斟酌著看。

评分

生活是一種用心雕琢卻可以不著痕跡的藝術

评分

自序雲這是一本“哲學書”——果然,非常淺薄的哲學。

评分

記得他說過的一句話,大意是兩個人在一起要有”彼此的容忍和相互的愛心”,當時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容忍放在前麵,愛心卻放在後麵。再大瞭點終於明白瞭。

评分

想要發奮努力勵誌的時候韆萬不能讀這書....不然很可能就不思進取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