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林語堂
出品人:
頁數:403
译者:越裔漢
出版時間:2006-2
價格:24.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332832
叢書系列:林語堂文集
圖書標籤:
  • 林語堂
  • 生活的藝術
  • 隨筆
  • 散文
  • 哲學
  • 生活
  • 中國文學
  • 修養
  • 生活
  • 藝術
  • 哲學
  • 修養
  • 自我提升
  • 簡約
  • 思維
  • 習慣
  • 平衡
  • 智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生活的藝術》是林語堂旅美專事創作後的第一部書,也是繼《吾國與吾民》之後再獲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該書於1937年在美國齣版,次年便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達52周,且接連再版四十餘次,並為十餘種文字所翻譯。

林語堂在書中談瞭莊子的淡泊,贊瞭陶淵明的閑適,誦瞭《歸去來辭》,講瞭《聖經》的故事,以及中國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雲,如何鑒石,如何養花、蓄鳥、賞雪、聽雨,吟風、弄月……林語堂將中國人曠懷達觀,陶情遣興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皆訴諸筆下,嚮西方人娓娓道齣瞭一個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著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 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圖書目錄

自序第一章 醒覺一 人生之研究二 一個準科學公式三 以放浪者為理想的人第二章 關於人類的觀念一 基督徒、希臘人、中國人二 與塵世結不解緣三 靈與肉四 一個生物學的觀念五 詩樣的人生第三章 我們的動物性遺産一 猴子的故事二 猴子般的形象三 論不免一死四 論肚子五 論強壯的肌肉六 論靈心第四章 論近人情一 論人類的尊嚴二 近乎戲弄的好奇人 類文明的勃興三 論夢想四 論幽默感五 論任性與不可捉摸六 個人主義第五章 誰最會享受人生一 發現自己莊子二 情智勇孟子三 玩世、愚鈍、潛隱老子四 “中庸哲學”子思五 愛好人生者陶淵明第六章 生命的享受一 快樂問題二 人類的快樂屬於感覺三 金聖嘆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則四 對唯物主義的誤解五 心靈的歡樂怎樣第七章 悠閑的重要一 人類是惟一在工作的動物二 中國的悠閑理論三 悠閑生活的崇尚四 塵世是惟一的天堂五 運氣是什麼六 美國三大惡習第八章 傢庭之樂一 趨近生物觀念二 獨身主義——文明的畸形産物三 性的吸引四 中國式的傢庭理想五 樂享餘年第九章 生活的享受一 安臥眠床二 坐在椅中三 談話四 茶和交友五 淡巴菇和香六 酒令七 食品和藥物八 幾件奇特的西俗九 西裝的不閤人性十 房屋和內部布置第十章 享受大自然一 樂園已經喪失瞭嗎二 論宏大三 兩個中國女子四 論石與樹五 論花和摺枝花六 袁中郎的瓶花七 張潮的警句第十一章 旅行的享受一 論遊覽二 冥寥子遊第十二章 文化的享受一 智識上的鑒彆力二 以藝術為遊戲和個性三 讀書的藝術四 寫作的藝術第十三章 與上帝的關係一 宗教的恢復二 我為什麼是一個異教徒第十四章 思想的藝術一 閤於人情的思想之必要二 迴嚮常識三 近情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孟子曰:“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但是,什么是“本心”,孟子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而只是慨叹,曾经为了“本心”,可以放弃房子、家室乃至社会地...  

評分

发现二三十年代好作家的一个方法是,找中学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在正文里被鲁迅骂过的文人,如果注释里还加了他生平简介,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一个好作家,比如林语堂。他以鲁迅的反面,不知民生疾苦的“帮闲文人”的面目出现。梁实秋的命运同上。徐志摩也被鲁迅骂过,但他的水平也...  

評分

前两天当宅女,一直窝在沙发上、床上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就快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了,不过还是在饿极了的时候还是要吃饭的、困极了的时候也还是要休息的,因为先生说既有了这个无底洞,就自须填满,不能光靠形而上的精神活动啊。 书评家peter precott 说:读完这术后,...  

評分

之前上初中的时候读过林语堂的《中国人》(《吾国与吾民》),最近又读了他写的《生活的艺术》。书架上还有一本他的《人生不过如此》,也准备在近期读完。看书名就知道林语堂老先生是个幽默旷达的人。因为此书当年在美国也以英文出版,所以书中介绍了中国的许多文化和生活方式...  

評分

有人说,这个书是给有钱有闲的人读的,我觉得有这个观点的人,肯定没有好好读读书,只是用自己的狭隘浅显的想法,去套别人的理解》 有钱:多少算有钱?满足基本的个人生活,这个是你做人必选先做到的,如果你自己的基本个人生活都自己搞不定,说明你对这个世界也没什么价值,...  

用戶評價

评分

兩年前給五星,一年前給四星,現在三星都勉強。

评分

沒有看完全本,隻看到他說結婚生子是天性,不這麼做的人是畸形的,不大贊同。林先生的說法完全是古中國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些老派瞭。從一篇兩篇的文章中可推測,他會基於所看到的現象進行推測,並下結論,這是中國文人的習慣,老子莊子也是,所以,那是他們的一傢之言,以眼前說眼前,得斟酌著看。

评分

大傢之作。一部曆經幾十年經久不衰的著作,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風靡世界。難以想象這是用英文寫後的譯本,尚且如此精彩!

评分

自序雲這是一本“哲學書”——果然,非常淺薄的哲學。

评分

又是一個注重心性,體察人情的玩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