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休谟与洛克以来,客观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真正的知识必须经得起经验的检验,不得超越经验,如果知识与经验冲突,人们必须随时准备抛弃这种“知识”。依据这种认识论,我们必须尽力排除求知过程之中的个人系数,才能达至完全客观的理想该书认为,这种以主客观分离为基础的认识论不仅是错误的,而且还是有害的。事实上,求知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个人怀着责任感与普遍性意图、从启发性前兆不断趋近真实的过程,一旦缺少了个人的求知热情与参与,任何有意义的知识都无法获得。而个人对求知的寄托、科学社群对知识主张的共识,以及社会对自由思维的尊重,都是人类知识增长过程中环环相扣的要素。
严密的理路、详尽的论证,《个人知识》所呈现的,不仅是一个科学家对自己志业的热情与省思,更是一个公民对自由社会的忠贞与执着。
《个人知识》(Personal Knowledge)是波兰尼耗费十余年心血的一部洋洋几十万字的哲学巨著。[②]该书有一个醒目的副标题:“一种后批判哲学的探索”。从这个副标题可以看出,作者自认为捕捉到了长期以来为人忽视的人类认知理性中的...
评分《个人知识》(Personal Knowledge)是波兰尼耗费十余年心血的一部洋洋几十万字的哲学巨著。[②]该书有一个醒目的副标题:“一种后批判哲学的探索”。从这个副标题可以看出,作者自认为捕捉到了长期以来为人忽视的人类认知理性中的...
评分10年前偶然在学校图书馆开学清理旧书时买到的,那之前有哈耶克和林毓生在他们各自书中的推荐,几周前有同事提起这本书作者哥哥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说从那里看到了信仰,就向她推荐这本书,前天自己从书架上拿下来再翻看时,比10年前明白得多了,不过还有很多细节说不清...
评分中国应该如何崛起?如何从先进国家汲取经验? 英国《金融时报》前驻北京首席记者金奇出版《中国震撼世界:饥饿之国的崛起》一书,讲到中国人买走德国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在多特蒙德的钢厂的故事: “钢厂的设备早就运走了。安装在60米高厂房内的顶吹氧转炉,加工卷板长度...
评分10年前偶然在学校图书馆开学清理旧书时买到的,那之前有哈耶克和林毓生在他们各自书中的推荐,几周前有同事提起这本书作者哥哥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说从那里看到了信仰,就向她推荐这本书,前天自己从书架上拿下来再翻看时,比10年前明白得多了,不过还有很多细节说不清...
为了写论文读过一遍而已,接下来还需要一读再读
评分颠覆性的。和林毓生转述的有部分不一样,关于默会知识,原著的层面深,林著抓着一点反复转用,对科学玄学论战那部分引为论证,初读时候极为震撼,现在看来震撼的都是波兰尼的元素,林著反而显得浅了。最后部分形式发生场—广义的场观念—崛起的自觉中心有些没懂,顺下来三四遍还是不知道是啥,X。另外,这本书就在一小部分批判了马克思部分思路、苏联的制度,也要删节,真服了你们。
评分I seldom read a monograph in awe. Yet Polanyi's spirit certainly come alive, jumping out from the curves and lines, to proclaim his own, deep-rooted intellectual passion. I feel myself trembled and almost dare not to continue the pages. The reader should not take the book lightly, because the reading action entails witnessing a true calling, howeve
评分为了写论文读过一遍而已,接下来还需要一读再读
评分缄默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